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光明日报 专版丨守教育初心 写卓越新篇——强化育人特色

2021-11-17 13:49:45

【光明日报·华东师大党史学习教育专版】


  

守教育初心 写卓越新篇——华东师范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化育人特色

王佳宁 董盈盈


  2021年9月10日,第37个教师节到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落成启用。珍贵的文献史料和实物,以及交互沉浸式展陈,再现了“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孟宪承、刘佛年两位老校长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和教育理论发展革故鼎新的奋斗历程。

  “为科教兴国上下求索,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新入职的教师代表面向陈列室内悬挂的国旗庄严宣誓。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十余位师范生以诵读的方式致敬前辈学人,坚定表达“愿为教育,书写祖国的未来”的青春宣言。

  “站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历史新起点,要更加深刻认识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帮助我们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伟大成就中汲取动力的重要契机,也是学校进入新发展阶段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增强干事创业能力的迫切需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说。

9月10日,第37个教师节当天,“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落成启用仪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新入职教师代表面向国旗庄严宣誓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校园风光


用好独特红色资源,激活校史育人动能


  今年5月,第十八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在华东师范大学展区展出的《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吸引了很多人关注。1938年在上海出版的这个译本,主要由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毕业生郭大力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排除万难,耗时十年完成,在当时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郭大力先生终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与研究,他富有传奇的一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最生动的诠释。”在教育部“明理增信 崇德力行”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与经济管理学部2019级经济学菁英班学生叶舒桓共同讲述《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历程。

  在华东师范大学,郭大力以党的事业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在青年学子中引起共鸣。暑假期间,“感悟真理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专项社会实践队伍的同学们来到江西赣州郭大力故居,实地寻访调研、考证史实,打磨主题宣讲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还组建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习小组,创作《郭大力与〈资本论〉》连环画,以独特方式和实际行动,赓续救国复兴之梦,坚定新时代报国兴业之志。

  用好用活这样的独特红色资源,激活校史育人动能,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是华东师范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

  今年年初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中,110岁的施平、100岁的胡友庭都曾担任过华东师范大学的党委书记。他们在青年时代参加革命,投身祖国教育事业后,又将革命年代铸就的“铁军精神”注入办学育人实践,为推动学校发展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一”前夕,“新四军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在华东师范大学揭牌成立,旨在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科优势开展新四军研究,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弘扬“铁军精神”提供学理支撑。

  “无论如何变革,奋斗和梦想都是不变的底色。”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夏侯迎翔在参与录制“铁军精神”传承的微党课时感慨。校史中宝贵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血脉,成为激励师生坚定信念砥砺奋进,续写荣校强国新篇的强劲力量。


打通校内外课堂,激发“强国有我”担当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宣言嘹亮而有力。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子中走“新”又走“心”?如何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华东师范大学打出“组合拳”。

  《〈共产党宣言〉导读》《〈资本论〉导读》《“四史教育”之中共党史十二讲》……学校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力量,先后开出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各类课程40余门,覆盖学生万余名。在本科生中全覆盖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围绕“党的道路探索”“新时代党的建设”“弘扬红色文化”等主题,精心设计“形势与政策”课核心课程内容。

  “我将在国歌展示馆进行志愿宣讲,以青年之声,展现国歌魅力,传承民族精神!”今年以来,包括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纪晨毓同学在内的新时代党史宣讲团成员,陆续走进上海各大红色场馆。与沪上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合作共建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是华东师范大学善用“大思政课”、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多维”课堂的新做法。

  讲是最好的学。14个区、86个街道、136个办班点、5000余名小学生……这个暑假,近百名师大学子走进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担纲主讲“开班第一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志愿授课达190余节。在教育学部,同学们前往学校对口帮扶的云南省寻甸县,实地调研、定点支教,协助柯渡中学共同开发红色校本课程。外语学院2020级研究生丁惠雅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尝试用多语种给外语教学特色学校的中小学生讲述“长征到过我家乡”等党史故事。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在毕业季,学校策划推出的专题片《这条路选对了》“火”了。片中6位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不久的选调生,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真实故事,直击师大学子的心。不少在校同学报名参加了学校随后启动的“经邦计划”“引领者计划”选调生训练营,为未来扎根基层练就本领,时刻准备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奉献青春。

  在华东师范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现场,同步直播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和神舟十二号一同出征!”祖国的高光时刻与个人的荣耀时刻共振,激荡起毕业生长风破浪的凌云壮志。学子们以特有的“青春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展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行动力。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服务发展大局


  今年,华东师范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以“求实成就卓越,教育创造未来”为主题,校庆成为凝心聚力开卓越新局、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契机,也是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新学期开学,来自全国18个省份150名国家“优师计划”专项招收的师范生步入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如何让他们成长为国家需要的、能够扎根并引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给出这样的培养方案:打造“一流专业教育+一流教师教育+一流智能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型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这个夏天,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自1969年创办后首次来到中国。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3100多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注册并参会,国际覆盖面为历届之最。推动中国数学教育的国际对话,服务建设数学强国、教育强国战略需求,是华东师范大学承办此次大会所期冀实现的目标。

  从神舟飞船自动对接,到上海地铁线首次实现无人驾驶,这些“上天入地”的成就背后,有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的“面向重大工业装备核心控制软件的安全可信保障技术”项目成果的应用。“控制软件是工业重大装备的中枢,是国家利器。”在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创院院长何积丰看来,“我们就是把铸剑的磨刀石做好做精,来提高重大装备核心控制软件的质量,确保它们安全可信。”

  学校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发起的“大河三角洲计划”,在今年6月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简称“海洋十年”)。作为首批入选的65个行动方案之一,它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入选方案。未来十年,该计划将面向全球展现华东师范大学在三角洲研究、治理方面的领先优势,为海洋强国、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华东师大方案”。

  与海南省深化多领域合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与教育资源;加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面向“十四五”,华东师范大学将以上海为核心和支点,沿长江经济带“一横”和沿海经济带“一纵”,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表示:“学校将在校庆期间发布卓越育人纲要、通识课程纲要、卓越学术纲要,让卓越成为全校的共识。”新时代的华东师大人将践行“育人、文明、发展”责任使命,以奋进之姿迈进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文化、卓越发展新征程,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作出持续性贡献。


【长镜头】 

“教育筑梦”助力乡村振兴

喻文溪 刘金玉


  “大象长长的鼻子正昂扬,全世界都举起了希望……老鹰带着我们飞翔,更高更远需要梦想……”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大林村佛年学校,46名学生围绕在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谭雅如的身旁,学习这首名为《快乐天堂》的歌曲,歌声温情而有力。

  大林村佛年学校是一所高铁大桥下的乡村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一行6人,专门从上海奔赴这里,帮助这所乡村小学组建自己的合唱团。而这个合唱团的诞生,来自华东师大校友的一个教育梦想。

  佛年学校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平时课余生活不够丰富。学校想组建学生合唱团,苦于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华东师范大学1986级教育系校友、湖南省株洲教科院副院长丁文平一直很关注这所乡村小学的发展,四处寻找相关资源帮助佛年学校的孩子们。

  2020年9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启动首轮为期十年的“教育筑梦”计划,帮助奋斗在全国各地、尤其是艰苦边远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校友实现教育梦想。得知这一消息,丁文平第一时间提交了自己在佛年学校组建合唱团的申请:“办一所学校不容易,办一所乡村小学更加困难,我们希望通过组建佛年梦想合唱团,为佛年学校的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

  今年年初,华东师范大学将首批“教育筑梦”计划遴选的70个教育梦想与学校67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在过去的10个月里,华东师范大学发挥党组织的先锋堡垒作用,为入选的教育梦想提供精准支持,推动梦想助力举措落地生效。丁文平的教育梦想入选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工党支部便与之结对。从今年4月起,音乐学院师生多次奔赴湖南醴陵,实地指导佛年梦想合唱团的学习与排练,并为佛年梦想合唱团量身编写由当地民谣改编的歌曲。据时任佛年学校校长胡伟介绍,对于大部分佛年学校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受专业的声乐合唱训练,“孩子们都非常开心,收获很大”。

  和丁文平一样,其他校友入选“教育筑梦”计划的梦想也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不同基层党组织的精准帮扶。在贵州,体育与健康学院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兴隆小学的孩子们定制足球课程、举办足球嘉年华,中文系指导铜仁第一中学的薪火读书社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在新疆,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指导乌鲁木齐八一中学的教师们开发第一份关于新疆生态文明教育的乡土课程。在云南,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不仅组织学员为怒江新城新时代学校捐赠3万余本书籍,而且对该校进行有关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教师队伍能力与素养提升、课程内容构建等方面的实地指导。在四川,后勤保障部为阿坝州若尔盖县包座乡俄若村康美寨康美银青村小的同学们提供了新课桌……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教育筑梦”计划启动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派出了百余位专家、志愿者前往全国各地开展实地“筑梦”行动,邀请50余位筑梦人所在学校师生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参加各类培训及相关调研,开展百余次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心理健康、美育等主题讲座,组织捐赠近4万本书籍及相关教学用品,受益师生超1万人次。

  今年9月10日,华东师大启动第二批“教育筑梦”计划,聚焦“强国·强师”主题,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继续帮助奋斗在全国各地尤其是艰苦边远地区、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校友实现教育梦想,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一线讲述】 

史料之真,展现党史之厚重

讲述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孟钟捷


  史学研究以求真为本。从多年的研究、教学和管理经历中,我发现,有着扎实史料基础、分析全面、历史感强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内容,不仅能获得史学专业领域学者和学生的肯定,而且能得到非专业人士的广泛认同,从而产生不错的社会效果。这一点,在党史研究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近年来,好的党史论著和教材内容生动、论述深刻,往往能引发广大普通读者的共鸣。

  由此,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发掘、整理、研究并分享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各种稀见党史史料,从中挖掘百年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的拼搏精神,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广泛开展提供翔实的史料及有力的史料研究成果支撑,应是历史学人勇于担负起的光荣使命。

  华东师范大学在党史研究领域有着优良传统和深厚积累。2020年6月,学校支持推动中国史、世界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在已有相关6个虚体科研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以下简称“社研院”),作为开展“四史”研究的校级实体科研平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社研院通过开展史料搜集整理、组织高端学术研究、推动党史知识普及、专业人才梯队培养等多种形式,力求全方位推动和深化以“研”促学。一方面,依托研究院内专门设立的“四史”文献史料中心,开展相关文献史料搜集、整理和数字化工作。目前,文献搜集量已达千万页,且多为珍稀资料;已出版或待出版的文献史料集达5个系列、近150卷;内含8个子类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正在持续建设中。另一方面,组织校内外科研力量和海内外顶尖学者进行科研把脉,先后形成了老中青学者搭配合理、相关研究力量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的六大科研团队,持续稳定地开展“四史”研究,“改革开放编年史”“社会主义国家史”等系列丛书正在编写中。

  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我和社研院的同仁还在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方面不断积极尝试:作为上海市和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的成员,走进大中小学、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理论宣讲;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其他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在有关党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共享方面开展诸多合作;丰富形式载体,组织国内知名党史专家,推出“中国共产党与百年中国”系列学术讲座16讲;在学校和本市其他教育、文化机构开展“历史的足迹——中国共产党与百年中国”史料巡展等,均取得了良好反响。

  未来,社研院还将继续全方面推进党史的史料收集整理、研究、教学和宣传工作,着力打造国内党史科研和宣传高地,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党史科研、教学和宣传人才,为党史研究提供助力。




阅读原文


来源丨光明日报

编辑丨赵一航

编审丨戴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十余位师范生以诵读的方式致敬前辈学人,坚定表达“愿为教育,书写祖国的未来”的青春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