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月初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术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发起的“教育有情”长征医院项目志愿活动收获了来自各方的认可与支持。此次活动汇集全校的学科教育专业力量与资源,共有超70位志愿者参与,与40余名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子女结对提供义务家教服务,涵盖小学初中的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地理等多个科目,人均志愿时长超12小时。
在这场爱心接力,助力抗疫的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们发挥所长,结合学生的需求,专业的教学技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全国中小学陆续返校复课,本次活动也接近尾声。志愿者们和家长、学生们不舍地告别后,发出了参与此次活动的感想心声……
回顾这段突如其来、艰苦卓绝的战“疫”历程,广大医护工作者冲锋在前、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感动。此次活动,师大青年怀着为医护人员免除后顾之忧,有一分光发一份热的初心,向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义务家教服务。志愿者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收获了学生家长的点赞和好评。
【1】
来自2018级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方向的陈柏因辅导小学二年级小轩的英语科目,根据小轩的兴趣和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将英语和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整理成他感兴趣的话题和游戏,16个小时的教学和陪伴里,小轩逐渐从沉默腼腆的小男孩蜕变成积极的课堂参与者,积极地在镜头前和老师进行互动。小轩的妈妈是上海长征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郭蓉护士长,在鄂援助期间,她在防护服上写下了“感谢华师大陈柏因妹妹”,以此表达对志愿者的感激之情。陈柏因说:“正是有像奕轩妈妈一样乐于奉献的各行各业的人士,我国才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反观自己,自觉很荣幸能够参与这一次志愿者行动,借助自己的专业技能略尽绵薄之力,与奉献青春,保家卫国的先锋同行。”
【2】
马郦珏来自2018级课程与教学论化学方向,她的辅导科目是小学数学。在得知学生嘉宝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时,充分发挥了她化学专业的优势,在每次课后与嘉宝分享一个科学实验的视频,从最初呈现化学反应现象的“美丽化学”视频,到“铁树开花”标本制作、氧化还原“红绿灯”实验、花青素“调色大师”实验、“大象牙膏”实验、“彩色喷泉”实验等,嘉宝发现了更多的化学之美,也对每周的课程有了更多的期待。嘉宝的妈妈在感谢信中写道:“感谢你们的这个项目让我们平稳度过了疫情期的特殊寒假,感谢你们对医护人员的关爱。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积极出一份力,我想,这就是我们国家在面对此次突发疫情可以快速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之一!”在马郦珏看来,这一切都成为她真正踏入教师职业前的一次特殊经历和体验。
【3】
潘永福是2018级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的同学。某节课上谈论《蜡、粉笔、蚕》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有点疑惑,问潘永福,“蚕吐丝是它自愿的,我们又没要求它吐。我们为什么要感谢它?”听完学生的疑惑,潘永福借着蚕吐丝的主题,教育小朋友感谢并歌颂所有令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的‘蚕’,同时也表达着他自己对援鄂医护人员的感恩之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怀着感恩的心,感谢一切使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事物,而不是理所当然地去享受一切。例如,作为一名冲往抗疫一线的护士,你妈妈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与感恩。包括老师在内的很多人,我们都感谢她的付出与贡献。”课程结束后,一想到自己曾经为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提供过帮助,潘永福便感到十分的自豪。
志愿者们的投入还体现在课堂之外,课前的备课,课后的作业反馈、教学反思等也需要大家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志愿者们都认为自己在这次经历中收获了更多。小朋友们更勇敢地开口说英语、更细心地做好计算题、更灵活地解决问题……每一次的进步都带给志愿者们改善教学、追求完美的动力。
【4】
常说“教学相长”,这次将近两个月的志愿者活动像一面镜子一样,让作为“准教师”的2018级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池笑影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未来可以继续努力的方向。“解题和讲题是数学老师的‘家常便饭’,给出问题的解法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最艰难的莫过于对语言、逻辑的反复斟酌,从而用最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
在一次次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中,池笑影逐渐找到了更贴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这让池笑影欣喜不已。
【5】
邓春来自2019级学科教学(英语)方向,辅导对象是“讨厌学习,尤其讨厌学习英语”的四年级小男孩。尽管辅导科目是她擅长的英语口语,但在辅导之初她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于是邓春没有根据教材的内容上课,而是找到一些小朋友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准备材料后与他聊天,尽量鼓励他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从中总结一些语音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这次辅导,邓春充分感受到了因材施教的含义,每个学生需要的学习方式都可能不一样,作为老师应该在充分了解他们后做出相应的调整,她说:“可能在知识上小朋友在这16个小时里并没有记住太多东西,但对于我来说,他能够从这个过程中减少一些对英语学习的抵触,多一些快乐的体验,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6】
来自2018级学科教学(化学)的杜佳珉辅导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小朋友,学科内容虽然很简单,但她认为自己会做并不代表会教,因此课前还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备课,斟酌教学方法。在她看来,“作为教师,本体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同样重要,所以,无论今后积累了多少教学经验,都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去吸收新的知识,终身学习才能永葆‘新鲜’。同时,老师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个动作,都有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为人师表’真的要时刻谨记。”
【7】
2018级课程与教学论(化学)的樊艺蕾同学表示,在学生领悟了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那一瞬间,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幸福。她说“回望这段岁月,我和小朋友的关系越来越近了,可以聊的话题越来越多了,她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了。这段日子,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是感情的陪伴。让我们在这段旅途中都慢慢成长为更好的我们。”
【8】
课程与教学论(科学)博一的孔令鑫的辅导科目是一年级英语。每次讲一个单词,小朋友都会说“老师,请等一下,我先记到我的小本本儿上!”通过近两个月的时间,蓝蓝小朋友喜欢上了英语,“我很开心也很惊讶于看到她的变化。” 孔令鑫认为教师教育学院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很有意义,作为一名志愿者,她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很有价值。
【9】
2019级学科教学(地理)的饶颖霞认为教与学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参加活动前她更多的是想表达对疫情期间辛勤付出的医务工作者们的感谢。但是在志愿者期间,她发现知识讲授之余,在短短的教学时间中他们给彼此提供着精神力量,这是饶颖霞最大的收获。“我的学生从最开始经常性不开口到偶尔能以轻松的语气和我说一些日常,这样心灵距离的拉近是我们互相陪伴的成果。感谢我可爱的学生和家长,也感谢为这次活动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我将带着这次志愿活动获得的力量继续前行。”
【10】
郑珊珊是2019级学科教学(英语)的研究生,她的辅导科目是英语和语文。经过这次的志愿家教,她体会到因材施教是一门大学问,实践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面对小学生,他们其实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想要和需要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与小朋友接触的点点滴滴中寻找他们的兴趣点和特长,设计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此外,我意识到当下无论哪个阶段的教师真的都需要不断学习,更要拓宽自己看待事物的眼界,不能用陈旧的单一的角度看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学生思维的发展,更好地引导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1】
来自2019级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的张敏玥辅导二年级小朋友的数学科目。小朋友上空中云课堂坐不住,但是上她的课却很感兴趣。看到孩子积极的互动以及数学知识与应用方面的进步,张敏玥感到心里暖暖的,她认为,这次的辅导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党员应当站出来,积极投身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完成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孩子也在帮助我成长,帮助我反思教学中的表达与互动”,张敏玥说。
本次“教育有情”的志愿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担负时代使命,贡献青春力量是师大青年心中永远不变的主题。“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请期待师大教育学子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