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系列报道③| 聆听人民教育家故事,感悟卓越教师怎样炼

2021-06-01 14:29:00 贾蔷薇 沈欢
建党百年系列报道③| 聆听人民教育家故事,感悟卓越教师怎样炼成
小梦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3月26日
孟宪承书院第九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3月24日,孟宪承书院第九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学生共享空间开班。为对标学校卓越育人,首讲邀请《红烛于漪》作者、上海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董少校作“从于漪专业发展历程看卓越教师是怎样炼成的”专题讲座。


聆听于漪故事,精研育人之路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董少校曾跟随采访于漪十多年,写成《红烛于漪》,讲述人民教师于漪的真性情,描绘她躬耕教育的生动面貌。董少校通过讲述于漪的专业发展历程,给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学员及预备党员上了生动一课,揭秘卓越教师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上下求索,一辈子学做教师;心怀大爱,一个心眼为学生;勤于写作,有一支灵动的笔。从教70年来,于漪老师不断探索,在一节节公开课中践行卓越育人,在一次次与学生的对话中积累育人智慧。她坚持自我教育,寻找语文教学之门;她坚持精益求精,在执着中感召红烛精神;她以身作则,笔耕不辍,给予未来教师以深深启迪。她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塑造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灵魂工程师。教育是一门关于爱的学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漪老师以教师之爱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心中善的种子。她还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9级英语专业学生郭悦表示,“于漪老师将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她的教育思考、理念与实践,就是教育的标杆与最高境界。我们作为未来教师,就当以于漪老师这样的卓越人物为榜样,不断求索进取,提升教学本领。”“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于漪老师的红烛精神感染着我们。”2019级物理专业学生辛玥说,“作为未来教师,要心怀大爱,将仁爱作为面对学生和世界的情感底色,将担当作为教育和教学的恒长情怀,将忠诚作为一生奋斗前行的信仰依托,将坚毅作为求索途中的处事品格。”


成立党史宣讲队,启动吴泾社区宣讲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孟宪承书院党委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立“学生党史宣讲队”。依托“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多家红色场馆历史资源,通过学生实践寻访和集体学习,制作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邀请场馆负责人担任宣讲队指导老师,进行微党课优化。组织开展宣讲活动,推动微党课进班会、进楼宇、进社区,加深党史学习教育体验。开班仪式上,书院党委副书记万姗姗宣布学生党史宣讲队成立、向宣讲队代表授旗,并寄语通过知识积累增进对党史的理解和认识,发挥模范作用,带动更多同学知党史、学党史、讲党史。

会上, 吴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乔蕾 正式宣布,由书院党委、吴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华师大二附中附属初中党总支共同制作的 《吴泾•蝶变——行走中的“四史”》系列微党课将走进吴泾区域党建六大片区宣讲 ,推动区域党建联建纵深发展,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坚定理想信念,争当时代新人

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夏建国在动员讲话中表示,书院党委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本期培训班创新采用“双班主任制”,即由专业党小组指导教师和机关青年骨干班主任共同担任班主任,指导班级学员参与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等相关活动。夏建国还向学员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将培训班学习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入学习党史知识、党史观和方法论;二是将培训班学习和卓越育人结合起来,深入思考“何为卓越教师”“如何成为卓越教师”;三是将培训班学习和个人成长成才结合起来,争做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训班班主任代表陈颖、冯舸、刘舒、叶林娟共同向班长代表发放学习资料书院副院长、教工党支部书记苏振兴向培训班学员代表授旗书院专职组织员张小小介绍开班情况,希望学员们通过本次培训班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能力素质,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培训班学员代表、 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赵芷聆 说:“做好一名教师,责任在肩、信仰在心。强化基本功、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名未来思政课教师、一名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传播者首先要做到的。”

文字 | 贾蔷薇、沈欢、朱哲冉

图片 | 常如意

责任编辑:章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3月24日,孟宪承书院第九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学生共享空间开班。为对标学校卓越育人,首讲邀请《红烛于漪》作者、上海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