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4 日,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在邯郸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精心指导下,由邯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主办,磁县科学技术协会及磁县教育局协办的 “科学教育进乡村,光电科普助振兴”2024 年全国科普日邯郸系列活动在磁县西南中学和讲武城中学成功举办。
在磁县西南中学,党员教师石磊娜和郭红俊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 —— 神奇的数字 0 和 1。石磊娜老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瞬间攫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她从日常生活中的数字现象切入,循序渐进地引领同学们深入探寻 0 和 1 在数据存储方面的奥秘。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实例,同学们仿佛看到由 0 和 1 组成的二进制代码恰似神奇的密码,将海量信息安全地存储于各类设备之中。
郭红俊老师则凭借丰富的图像资料,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画面。讲解数据处理时,屏幕上展示的复杂流程图犹如数字世界的高速公路,0 和 1 恰似在这条高速公路上飞驰的信息车辆,历经各种逻辑门的调度与运算,实现了从简单算术运算到复杂数据处理的神奇转变。
此次科普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对神奇数字 0 和 1 有了深入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在全国科普日的舞台上,党员教师们用智慧和热情为同学们点亮科学的明灯,引领他们在数字时代的海洋中尽情畅游,探索未知的奥秘。
在磁县讲武城中学,党员教师贾素梅和梁伟博以 “电磁波的科学密码”为题,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电磁之旅。活动中,贾老师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和生动的语言,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她从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波现象入手,如手机信号、无线网络、收音机广播等,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电磁波的无处不在。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贾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电磁波与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关系,互动问答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老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梁老师指导同学们完成了立体的磁场、通电螺线管感应磁场等多个电磁学实验,这些实验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科学的乐趣,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们将带着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活动是信息工程学院在 2024 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中服务社会、推动科学普及的关键举措。未来,学院将在市科协的指导下,持续开发更多优质科普资源并引入乡村,全力助推乡村教育蓬勃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