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7)打造“精干务实 精诚协作锐意创新”的团队

2021-01-18 18:48:53

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到成为共有17位成员的兴海学术团队及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的带头人,入校30年来,梁国龙教授的身上有许多角色——教授、科研工作者、学术团队负责人等。在他看来,精英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团队建设是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保障,只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设良好的团队文化,才能赋予团队持续发展的活力,继而更好地支撑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国防事业和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人才观:不看“帽子”,只看实干
“年轻人的路,还是要自己走。脚上要磨出几个泡来,才能知道走路的不容易”
在梁教授看来,大学是培养有创造力的共和国建设者的地方,是给有能力也有志于从事教育和科研事业的青年才俊施展拳脚和自由成长的地方。大学要培养的人才是国家和国防事业的奉献者,学校和团队发展的助力者和有生力量,而不是追名逐利的利己主义者。要想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校、学院、教师,都要把重心放在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关注上。
“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不能买椟还珠。”梁国龙教授认为,相比于人才的能力,人才的“帽子”似乎获得了更多关注,但是“帽子”并不能代替实干。水声定位与目标探测团队的年轻人被公认成长得很快,“迅速成长,是大家吃苦吃出来的,实干干出来的”。作为水声相关项目的科研人员,在项目开展时期,每个人都要在海上摸爬滚打,难免吃了不少苦头,但也通过实打实干获得了成长。
“年轻人的路,还是要自己走。脚上要磨出几个泡来,才能知道走路的不容易”。作为团队负责人,梁国龙教授认为人才要能吃苦、敢吃苦。团队现有科研人员(教师)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不久前刚刚获得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的付进教授,就是这个能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团队成员之一。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投标最紧张的时候,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处于怀孕后期的她,依旧每天主动加班到深夜,周末也不休息。


团队文化:脚踏实地,齐心协力
“团队和个人单打独斗不一样,团队的发展是看短板的,只有每个人都添一把柴、加一把火,才能真正促进队伍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团队建设,有很多种方法。在梁国龙教授看来,不管是“他山之石”,还是“我山之石”,履历、论文数量等仅仅是“敲门砖”,真正重要的,是个人的实力和态度,是“领进门”后的个人表现。
“看事不看人”,是梁教授的一个准则。一个人只要进入团队,之前的成绩就归零,需要做出一两件漂亮的事儿来证明自己。作为团队负责人,他竭尽所能地为年轻人提供广阔的舞台,但最终的表演,还要靠成员们自己完成。在梁国龙教授的带领与影响下,团队不重视虚名浮利,每个人都能沉下心来,一心一意做研究,用实干铺就自己的发展之路。
梁国龙教授认为,一个团队的发展,绝对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带动的。多年来,他一直对团队成员强调,这个团队不是某一个人的团队,而是大家的。“团队和个人单打独斗不一样,团队的发展是看短板的,只有每个人都添一把柴、加一把火,才能真正促进队伍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在这样强调脚踏实地、齐心协力的团队文化下,团队成员们拧成一股绳,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近年来,团队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 SCI、EI收录近110篇,授权国家发明及国防专利30余项。2014年,水声定位与目标探测团队入选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


成长经历:服务海军,数十年如一日

“我们这个团队啃骨头啃惯了,不知道吃肉是什么滋味了”
梁国龙教授留校后参加的第一个科研项目,就是为海军试验基地做的项目。在这段经历中得到的锻炼和收获,奠定了他为海军服务的工作基础。18年间,他带领团队为海军试验基地提供了十几套水下测量设备。梁教授说,自己后来经手的十几个项目没有一个比当时的项目小,但正是第一次啃下的硬骨头,让他感受到了做好科研、服务国防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近年,水声定位与目标探测团队研发的系列化水声定位设备和系列化智能靶标设备共计12项,总经费超过1亿元,参与执行了我国近年研发的几乎全部型号的鱼雷、潜艇、水雷等水中兵器的海上鉴定试验任务,为海军水下靶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科研特色不仅在于服务海军,更在于所有设备都是独一无二的“定制款”。他们研制的测量设备,只适用于一个型号的试验品。因此,每次接到新任务,他们研发的设备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每一次的研发都需要投入巨大精力。
每个项目都面临新的需求和挑战,时间不会超过两年,设备拿到海上就要好使,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对于团队的年轻成员来说,国防任务的重担,压在他们的身上沉甸甸的,但时间紧、任务重、强度高的实践经历,无疑是一个宝贵的锻炼机会。在每次都以优异的表现顺利完成任务后,梁国龙教授说,“我们这个团队啃骨头啃惯了,不知道吃肉是什么滋味了”。


科研突破:面向国家战略,促进军民融合
“这一项目,适用于军用和民用,实现了军民融合,为团队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水下环境中,声呐就是“眼睛”,是“耳朵”。2015年,水声定位与目标探测团队和国内最主要的声呐研制单位在千岛湖进行PK。最终,只有水声定位与目标探测团队的声呐在纯无人环境下测到了目标,实现了声呐的“自主”,获得了一致认可。目前,无人平台自主声呐已经成为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团队的研究在国内是起步最早的,在行业内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今年,水声定位与目标探测团队聚焦近年来频发的飞机失事问题,实现了研究方向的新突破。用声呐在深海寻找飞机的黑匣子,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源于梁教授十几年前与航空业朋友的一次讨论。他意识到,可以用声呐寻找黑匣子,但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研究没有实际展开。近年,飞机失事事故频发,梁教授再次深刻意识到这个研究方向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他带领团队把握机会,详细论证了这一项目的可行性,最终拿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梁教授说,“这一项目,适用于军用和民用,实现了军民融合,为团队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队伍建设:政策“松绑”,突破瓶颈
“我愿意为默默奉献的年轻人‘喊两嗓子’,希望那些踏实肯干的年轻人有更多机会和平台”
作为团队负责人,梁国龙教授从年轻人那里得到了信任,他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做出了很多努力。首先就是努力搭台子,给青年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第二是压担子,让年轻人在团队里踏实地做项目,而不是空喊口号;第三就是允许年轻人犯错误,给予年轻人一些“盲目的自信”。在这样良好的团队氛围中,团队成员的科研素质都在不断提高,在真抓实干中获得了历练。
今年是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年,在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中,梁国龙教授认为,应该将“松绑”作为关键词,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愿意为默默奉献的年轻人‘喊两嗓子’,希望那些踏实肯干的年轻人有更多机会和平台。”在他看来,人都是吃五谷杂粮的,脱离不了社会的大环境,在职称、进修等方面的要求下,如何让年轻人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为学术和科研贡献力量,需要学校在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水声定位与目标探测团队研制了多套“可靠、好用、顶用”的海军装备,梁国龙教授希望,这个团队能够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打造“可靠、好用、顶用”品牌,发挥兴海学术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他带领团队为海军试验基地提供了十几套水下测量设备。为团队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