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党委书记熊四皓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2021-06-08 15:02:10

哈工大全媒体(综合/文 黑龙江日报/图)在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工大建校百年贺信一周年之际,《黑龙江日报》6月5日理论版刊发了校党委书记熊四皓署名文章《铸魂育人 立德树人》。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再次阐释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的根本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一流之道。全文如下。

铸魂育人 立德树人

熊四皓

2020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贺信中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哈工大新百年发展提出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再次阐释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的根本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一流之道。

许党报国是核心要义

重器,须是能解决“卡脖子”难题,才能称“国之重器”;人才,须是心怀“国之大者”、为党和人民作出重要贡献,才有可能冠以“杰出”。贺信中“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的高度评价,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高等教育一贯要求的具体体现,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要求的核心要义就是许党报国,其统一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变的理论逻辑,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发展兴盛的历史逻辑和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逻辑,是我国高校走向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中央、与全球一流大学同台竞技的制胜法宝,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更是高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

“两个大局”是路标坐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奋进路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时代坐标,贺信中“新的起点”的重要内涵即是这“两个大局”,也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全球疫情冲击不断,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处于船到中游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愈进愈难、非进不可的关键阶段。这为我国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新路标、新坐标,亟须高校强化战略思维,把准历史方位,创新办学理念,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闻令而动、领命先行,走好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的新时代新长征路。

改革创新是强大动力

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亟须我国大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主动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飞跃的改革创新实践中汲取哲学智慧和重要经验,自觉从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深切期许中明使命、找差距,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积势蓄势谋势,识变求变应变,以奋发作为的精神状态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不断改革创新,将改革创新优势转化为抓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的扎实成效,转化为破解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瓶颈问题的有力举措,转化为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黑龙江日报》6月5日理论版

责任编辑:谭玉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哈工大党委书记熊四皓在《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