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全媒体(马晓雪/文)11月24日,《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刊整版报道我校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宣讲和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好工作落实,在广大师生中间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新百年卓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激发师生奋进新时代的坚定信念。共刊发3篇文章:校党委书记熊四皓署名文章《勇担强国使命 开创发展新局》、综合报道《学用结合见实效 卓越发展立新功》和谢宗武教授讲述《全力突破航天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难题》。
学用结合见实效 卓越发展立新功
——哈尔滨工业大学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为我们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大家要抢抓机遇,为国家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11月10日,89岁高龄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碳中和能源技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秦裕琨教授走进实验室,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为师生讲党课。
秦裕琨院士走进实验室为青年师生讲党课(辛然 摄)
秦裕琨从20世纪50年代的锅炉专业讲到热能工程专业,他说:“学科发展要与国家发展需求紧紧相连,要瞄着前沿,去拓展服务国家能源发展重大需求的新方向、新领域。”
连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宣讲和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好工作落实,在广大师生中间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新百年卓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激发师生奋进新时代的坚定信念。
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 持续掀起学习热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全校上下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校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遵循。”11月11日,学校党委书记熊四皓在主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哈工大宣讲团成立仪式暨集体备课时说。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哈工大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会议,开展集中传达学习研究部署;召开干部师生大会,带领广大师生进一步深学细悟大会精神实质;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课集体备课,引领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举行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会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工作方案》,明确宣讲重点……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熊四皓先后走进党员干部、青年学生、高层次人才等不同群体,结合切身体会和当前实际,有针对性地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师生学深学透大会精神进行辅导,为学校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划重点”。
“作为哈工大的一名体育教师,我将肩负好传递奥林匹克精神、落实体教融合育人的使命,让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影响更多青少年,为后冬奥时代中国冰雪运动的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的二十大代表、学校体育部副教授张虹与师生分享学习思考。
电子工程系教师党支部扎根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开展科研攻关,组织党员集中观看梦天实验舱发射,并在现场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行深入的学习研讨。曲拥措姆工作室临时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史纲与概论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工作室志愿者和各学院学生代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学习交流。
从组织师生集中收看大会开幕、学习大会报告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团日等活动,全校各基层党委、党支部、团学组织,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等结合实际抓好学习,切实推动大会精神入脑入心。
在讲活讲精上下功夫 生动讲好创新理论
“10年来,我的家乡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也更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本科生王晨阳用图片和数字展示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引起了课堂上很多同学的共鸣。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闫金红副教授主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上,同学们选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脱贫攻坚、美丽中国等不同主题,通过演讲、小视频制作、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不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认同。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组织教师第一时间学习、抓好集体备课、开展理论研究等多种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同时组建“政青春”学生宣讲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党支部、进社区、进乡村。
这几天,国家高层次人才、材料学院宗影影教授正为参加学校第五届微党课大赛备课。本次微党课大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主线,吸引了包括多名国家级人才、省级青年人才在内的师生报名参赛。党的二十大报告让她的思路更加开阔:“通过党课不仅要将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还要通过生动的案例、鲜活的故事将自己对‘国之大者’的理解认识、做科研工作的思路方法等内容有机融入其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我们所从事的研究密切相关,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10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学院教授马军与课题组师生就如何结合专业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开了热烈讨论,在围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目标任务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方面形成共识。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思政实践课到专业研讨学习,从课堂到实验室……一线教师把“冒着热气”的学习心得通过多种形式带到学生中间,使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同学们的专业学习、科研工作、成长成才结合起来,通过更加接地气的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哈工大主楼(辛然 摄)
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 激发卓越发展动力
作为长期服务国家航天国防发展的高校,充分发挥航天第一校“尖兵”作用,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更大贡献,是哈工大义不容辞的责任。
日前,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火星尘舱完成验收,相关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整体目前已进入试运行,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的基础科学研究平台,为我国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11月3日,梦天实验舱转位成功。学校张广玉、李隆球教授团队研制的可变组合式超大惯量、低摩擦变温场转位机构性能地面模拟测试系统,助力梦天实验舱成功转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智攻关,哈工大一批“硬核”技术成功应用于神舟飞天、嫦娥揽月、天问探火、天宫巡游等国家重大工程,持续助力中国空间站建造和航天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作为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牵头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主动对标对表,系统谋划和布局学院发展,打造“卓越之光微党课”“卓越校企党日行”等品牌活动,成立“卓越+X+工程师”学科交叉社团,开设微讲堂,着力培养胸怀“国之大者”、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的拔尖创新人才。
“希望你们既仰望星空,志存高远,成为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国家栋梁,又传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成为练就过硬本领的杰出人才。”86岁的两院院士刘永坦以班主任的身份走到00后学生中间,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为着力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哈工大从2020年开始设立由院士担任班主任的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永坦班、善义班等四大院士特色班。未来技术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未来技术学院并于2022年揭牌,以培养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四类杰出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时代杰出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学校将自觉站在党中央参谋助手、高校国家队、航天第一校‘尖兵’的高度,以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培养更多杰出人才的新担当,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领命先行、大胆突破的闯劲、拼劲和干劲,向党和人民再交新答卷。”校长韩杰才说。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通讯员 商艳凯)
报道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11/24/nw.D110000gmrb_20221124_1-05.htm
全力突破航天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难题
讲述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谢宗武
前不久,随着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入列,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我国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参与我国空间站建设的一名科研工作者,目前,我正投身于小机械臂在梦天舱上的测试任务。
科研攻关期间,我非常关注党的二十大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个“加快”,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我深有感触,也深感重任在肩。
我参与研制的实验舱机械臂是我国空间站的关键装备。哈工大作为技术抓总单位,瞄准国际前沿,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历时16年将之研制成功。
7月24日,问天舱机械臂随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在随后的半个月里,小机械臂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在轨功能、性能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各项指标均表现优异。特别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后,在飞控现场听见航天员刘洋感叹“小机械臂动作精准”时,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倍感自豪。小机械臂的首战告捷,不仅为空间机械臂后续的在轨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团队对于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信心。
2020年,在哈工大建校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并提出殷殷希望:希望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实验舱机械臂的成功研制,离不开哈工大科研力量的强有力支撑,是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精神的传承,体现了哈工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生动实践。
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创新发展快车道,航天强国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年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之年,又恰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科研工作者,继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航天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方向,重点突破航天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难题,用更多的科技成果助力我国航天强国的建设。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将积极引领学生、培养学生进行原创性科研创新,为我国航天强国的建设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
(光明日报记者张士英、通讯员马晓雪采访整理)
报道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11/24/nw.D110000gmrb_20221124_3-05.htm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