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先进动力研究生导师团队”入选第二届哈工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先进动力研究生导师团队”入选第二届哈工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以航天报国为使命,育国之栋梁为己任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评选结果揭晓,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组成的“先进动力研究生导师团队”凭借卓越的科研实力和育人成效成功入选。党支部以服务国家航空航天战略需求为使命,在空间电推进与高超声速推进领域深耕二十余载,不仅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成为我国航天动力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
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现有成员2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8人,汇聚了包括2名国家杰青和5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在内的顶尖师资。于达仁教授是我国航天推进领域的权威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等重大奖项。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获批工信部航天电推进重点实验室,奠定了哈工大在国内空间电推进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团队核心成员各有所长,既有鲍文教授这样的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也有常军涛教授等国家杰青,还有李鸿教授等新晋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协同发展的学术梯队。
在人才培养方面,党支部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近三年培养博士33人、硕士102人,其中4篇论文获评校优秀博士论文,2篇获评校优秀硕士论文。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如哈工大教授常军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丁永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武志文等。这些优秀学子广泛就职于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国防重点单位,以及国内外知名高校,成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毕业生中多人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充分展现了团队培养质量。
科研创新是党支部的另一大亮点。作为国内高校中率先开辟空间电推进与高超声速推进研究方向的团队,他们取得了多项“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近年来,党支部斩获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党支部成功研制出磁聚焦型霍尔推力器、变几何高超声速飞行器等关键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同时,党支部与航天五院502所、510所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支部共建,近五年联合攻关项目经费超5000万元,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工程实践平台。
党支部在长期育人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航天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行“校内+工程导师”双导师制,让学生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在科研训练方面,党支部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多名学生获得国际青年科学家杰出论文奖等荣誉。党支部特别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老带新”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多人获得省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此外,党支部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莫斯科航空学院等高校保持密切交流,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为了更好地跟踪学生成长,党支部开发了网络化管理平台,实现科研进度与素质教育的动态评估。
面向未来,党支部将继续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为指引,聚焦国家“双碳”目标和空天动力前沿技术,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人才。党支部计划进一步深化与航天军工企业的合作,推动电推进技术在高轨卫星、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应用,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更多哈工大智慧。先进动力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成功实践,不仅是哈工大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高等教育“为国铸器”的典范。党支部在航天推进的“星辰大海”中,正书写着新时代的育人华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