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里淬炼中国心,廿载架起中俄桥:哈工大校园十佳团队-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中俄联合研究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21 10:09:43

万里淬炼中国心,廿载架起中俄桥——记哈工大校园十佳团队: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中俄联合研究团队

在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哈工大的行程中,几块凝结着对俄合作丰硕成果的展板,吸引了贵宾的目光,也令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中俄联合研究团队成员倍感自豪。这支由周伟星教授领衔的团队,以其国际化视野、攻坚克难的韧劲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成为哈工大对俄合作一面闪亮的旗帜,成功入选2025年度哈工大校园十佳团队

廿载耕耘,从一个人国家队

二十年前,从莫斯科航空学院学成归国的周伟星教授,怀揣梦想,在哈工大这片沃土上白手起家,开创了发动机热防护研究方向。从最初的一个人,到如今的一群人,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周伟星教授本人也因其卓越贡献,于2023年荣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团队二十年如一日,跨越“тысячи рек и гор”(万水千山),致力于汇聚对俄科技合作的源动力«источник энергии»),将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书写了精彩的合作篇章。

走出去: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团队学生曾全员公派赴俄罗斯顶尖高校深造。面对语言、生活、科研的重重挑战,他们秉持留学很难,决不能给国家丢脸的信念,组织俄语沙龙、组建互助小组,刻苦钻研。最终,团队成员多人获评全俄优秀毕业生,更有佼佼者成为所在俄罗斯院校历史上首位同时斩获课程满分和优秀毕业论文大满贯的外籍学生,赢得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的高度赞誉,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自信地传递着中国声音。

引进来:攻坚克难锻造中国心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热防护技术则是其高性能化的关键卡脖子难题。团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潜心钻研,勇闯技术无人区。2023年寒冬,为完成紧急攻关任务,党支部在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连续奋战超过30小时,这样的场景是他们科研路上的常态。正是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党支部完成了十二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0余篇。两项代表性科研成果在2023年中俄博览会惊艳亮相,获得省科技厅致信感谢。相关研究工作也助力外籍导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为突破技术壁垒、打造强劲中国心贡献了哈工大力量。

沉下心:肩扛国家责,打造金名片

党支部始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牵头获批国家级中俄联合实验平台,连续三届成功组织并全程保障中俄科技论坛,累计服务中俄专家1500余人次,相关活动获《人民日报》报道。党支部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多人选择投身航天科工、航空工业等国防军工单位,将所学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此外,党支部积极拓展对俄合作资源,通过传帮带机制,助力哈工大百余名学子赴俄深造,矢志打造一支硬核的赴俄留学国家队,持续擦亮哈工大对俄办学的金名片

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才是我们最大的成功,更是我们团队共同的理想!这是党支部成员共同的心声。站在新的起点上,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中俄联合研究团队将继续勇担国家对俄科技合作的尖兵重任,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扎实的行动,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科技强国梦想的早日实现而奋力前行。他们的故事,是哈工大人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校园十佳团队风采的卓越展现。


责任编辑:哈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入选2025年度“哈工大校园十佳团队”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