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部博士生吴凡获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2021-03-05 18:12:35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切实树立起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共青团中央于近期开展了 “为向全国上向善好青年点赞”主题活动。

        活动自年初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青年踊跃参与。共青团中央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2542位好青年的推荐申请。经过集中审核和筛选、网络点赞和专家评议。最终确定了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勤学上进、扶贫助困、诚实守信、孝老爱亲6类共计120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我支部博士生吴凡获评“勤学上进好青年”。

 


 

       吴凡,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作为“90后”学生,他自2013年开始参与卫星研制工作,是哈工大学生微纳卫星团队的核心创始成员。先后担任“紫丁香一号”、“紫丁香二号”、“龙江一号”、“龙江二号”纳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设计师。

 

       吴凡在担任“紫丁香一号”立方体卫星和“紫丁香二号”纳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设计师这段日子里,与他的小伙伴一起摸索学习,亲手设计、验证、测试和调试,从原理样机到初样、正样,不分昼夜的查阅文献资料、带病坚持验证测试、行军床过夜等待数据分析结果。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当第一颗由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紫丁香二号”纳卫星发射升空,地面接收到它来自太空的第一声问候时,他和他的小伙伴们紧紧相拥,都留下了激动的热泪。

 

       “梦想没有终点,只要不停止脚步,它就永远在前方”。获得追梦旅途的第一笔经验财富后,吴凡和他的团队很快迎来了更大的挑战。经过漫长的论证,哈工大探月微卫星项目在2016年3月正式立项,他仍然担任“龙江一号”、“龙江二号”两颗微卫星的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设计师。月球卫星的研制难度比地球卫星陡增好几个量级,巨大的研制难度、紧张的研制周期、繁重的研制任务持续不断地考验着这个年轻的团队。

 

       2018年5月21日5时,“龙江一号”、“龙江二号”两颗微卫星,同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一起,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按照计划,“龙江一号”和“龙江二号”要依次实现正常的地月转移巡航飞行、轨道中途修正以及近月制动。5月22日3时54分,意外发生了,“龙江一号”按预定动作完成轨控后,突然与地面失联,经过各种抢救措施依然无效。“龙江二号”成为了团队唯一的希望,但在没有任何遥测数据的情况下想了解离地球数十万公里外卫星发生的故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经过多次商谈研究,团队不自信却又无比坚决的决定对“龙江二号”进行试变轨,千斤重压落到了这位年轻的姿态控制系统设计师上。吴凡立刻与队友启动故障预案,发送指令切断推进剂供给。他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程序,对卫星的残余角动量进行分析计算,并准确报出对应需要启动的发动机编号。在四小时的奋战抢救过程中,如果他的操作出现了哪怕一丝失误,团队近两年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当卫星角速度由超过400°/s慢慢降为0、调度员播报“龙江二号”恢复正常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几乎四天四夜没有合眼的吴凡终于松下了一口气。

 

       2018年5月21日5时,“龙江二号”微卫星历经113小时飞行,进入近月点350千米、远月点13700千米的环月轨道,哈工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飞行器送入月球轨道的高校。微卫星上的相机模块传回了完整的地月同框照片,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热议并被《科学》杂志收录。英国媒体称“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棒的地月合影之一”,央视《新闻周刊》以《追月的年轻人》为题报道了他们的事迹。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媒体的关注和赞誉,并没有改变吴凡追梦的步调,“珠海一号”星座03组星、阿斯图微纳卫星的研制任务纷至沓来,年轻的航天工程师依旧在追梦路上努力前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他自2013年开始参与卫星研制工作。是哈工大学生微纳卫星团队的核心创始成员。纳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设计师。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