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第一党支部现有党员21人,其中正教授2名,副教授7名。自成立以来,党支部始终坚持凝聚党建力量,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担当作为的教师队伍。支部多次获批学校特色党建活动重点项目,并荣获合肥工业大学“红旗党支部”、安徽省“全省高校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及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支部成员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积极探索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坚定工业报国信念,坚持以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育新时代电子信息领域的卓越人才贡献了坚实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厚植家国情怀
规范组织建设,引领学科发展。党支部严格对照安徽省普通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扎实推进支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公示收缴党费,强化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确保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同时,支部从党员发展、培训、党籍管理、党费收缴及党员激励关怀帮扶等方面加强管理,组织教师党员在线学习与交流讨论,提升党员意识教育,增强组织凝聚力。在此基础上,党支部与学校、学院的中心工作同谋划、共推进,形成党建与学科建设双融双促的良性互动。支部老师在专业认证、“双一流”专业申报、学科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以及学生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推动党建引领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增强组织活力,砥砺报国初心。党支部携手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党支部、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人力资源党支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泛网无线中心党支部,共同开展交流活动,聚焦学生思想动态,拓宽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助力“三全育人”目标的深入实施。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忆红色历史,增爱国情怀”、“缅怀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铸魂育人 讲课程思政”等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党员和教职工走进陈独秀纪念馆、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追溯峥嵘岁月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通过沉浸式学习与实践,丰富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砥砺报国初心,并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之中,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献花祭奠烈士,缅怀革命先驱
夯实人才根基,赋能社会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创新人才。党支部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电子信息领域人才为目标,构建全方位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体系。支部积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由支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提供个性化指导。每个班级均配备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两次主题班会,围绕学业规划、科技竞赛、职业发展等议题,引导本科生不断成长。支部教师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围绕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前沿技术领域开展研究。近年来,多名本科生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并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党支部积极推动博士生党员融入教师支部,鼓励他们分享自身的研究课题和成果,支部教师参与交流与指导,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加强教育服务,筑梦社会未来。党支部坚持服务社会、赋能教育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科技普及和教育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和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通过科普讲座、师生共建、创新创业指导等多种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支部教师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半月谈”教育帮扶活动,走进县域学校,开展“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及应用”等科普,让县域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同时与学校教师开展“一对一结对”合作教学研究,围绕教学方法创新、科技课程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支部参与学院组织的“科技文化节”活动,搭建面向社会的科技交流与体验平台,展示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作品,让校内外家长和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感受科技的乐趣。
支部老师为县域学生开展科普讲座
聚焦科技创新,筑梦工业强国
聚焦国家需求,推动科技赋能。党支部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建设的关键领域,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在北斗导航、无线通信、空间信息探测与处理、雷达信号处理等前沿方向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支部教师团队紧跟学科前沿,近年来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党支部积极推动学校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赋能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支部教师团队与安徽继远电网、四创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联合申报并成功获批多项重大科技项目,涵盖智能电网、信息感知、通信信号处理等领域,为产业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在国防安全领域,党支部积极对接军工单位,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在电子对抗侦察、雷达抗干扰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助力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电子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建设工业强国贡献力量。
创新实践育人,培养卓越人才。党支部坚持“以赛促学、以研促创”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通过高水平竞赛、科研实践和学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支部教师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安徽省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通过导师一对一指导、朋辈引领、论坛沙龙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解读竞赛政策,提升创新创业意识。近年来,支部教师带领学生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等高水平赛事取得了优异成绩。支部教师搭建多元科研实践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实验室,与专业导师团队共同攻关前沿技术。例如,支部教师开放实验室资源,邀请本科生参与探地雷达、智能无人飞行器(察打一体)等课题,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参加机甲大师赛的学生与指导老师
行动计划
党支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和业务“双带头”作用,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坚持工业报国信念,强化人才培养理念,搭建“党建+科技+产业”联动平台,拓展线上科技教育普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共筑工业强国之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