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领航青春初心 ——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团队赴泾县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7月6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任欢欢老师带领学生赴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陈列馆等红色文化场馆开展暑期实践教学活动。
任欢欢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为学生现场授课,她以“新四军精神的时代价值”为主题,通过讲述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阐释了红色精神与当代青年责任担当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将历史学习与现实思考相结合。课后,学生们分组开展讨论,分享参观感悟。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宛艳表示:“通过实践学习,我不再是从书本上‘看’历史,而是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的力量。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带着先烈的期望奋勇前行。”

随后,团队成员梁文雅、曹誉馨和陆梦琪三位同学就地开展“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大思政课宣讲,向游客介绍红四军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形成的“听党指挥、坚定信念、坚韧不拔、英勇果敢、顾全大局、相忍为国、内外团结、众志成城”的伟大铁军精神内核。这一活动充分展现了合肥工业大学学子学史明理、知行合一、挺膺担当的青春风采,赢得了游客的高度评价。

实践团队还与场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围绕“红色场馆育人的新时代传承与实践”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大思政课教学”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场馆工作人员分享了近年来挖掘整理的新四军将士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支撑。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孙敏表示:“场馆工作人员的深度解读让历史变得更鲜活,这种‘参观+研讨’的形式,让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将历史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烈士纪念碑巍峨矗立。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向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烈士敬献花篮,全体人员默哀致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随后,师生们沿着台阶缓步前行,参观了烈士墓区、纪念廊和无名烈士墓,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述皖南事变中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斑驳的史料、庄严的墓碑,无声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让在场师生深受震撼。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全体成员谨记习近平总书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殷殷嘱托,深切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决心始终以“工业报国”精神为指引,传承校训精神,带着“自找苦吃”的勇气和“服务人民”的担当投身实践。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和党支部未来将持续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构建“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反思提升”的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思想伟力,谱写新时代工大学子的奋进华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