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学子赴河北省乐亭县开展“皮影传薪火,乐亭续红章” 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9 12:05:34


为探寻乐亭红色文化与皮影艺术的融合路径,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房彬老师指导的“皮影传薪火,乐亭续红章”大学生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在唐山乐亭县开展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公益互动、调研观摩等形式,助力非遗传承与红色基因传播。

追寻先驱足迹,感悟红色底蕴

7月初,学院“皮影传薪火,乐亭续红章”实践团队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开展实践活动。团队首站抵达李大钊纪念馆。成员在李大钊雕像前肃立默哀,随后在讲解员引导下参观四个展厅。馆内通过历史文物、图文资料与场景复原,系统呈现了李大钊同志寻求救国真理、传播马克思主义直至英勇就义的光辉一生。团队成员驻足观看展品,聆听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事迹。

房彬1

对话千年光影,触摸非遗匠心

为深入了解乐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亭皮影戏,团队走进乐亭博物馆。成员们系统了解皮影从素纸、羊皮到定型驴皮的材质演变历程。馆内清晰展示了“设计、拓样、染色、雕刻、成型”的完整制作流程。成员们注意到传承人刘惠民将美术绘画、金石篆刻融入雕刻,作品远销海外;刘佳文则以创新作品《洞庭湖》《白蛇传》等屡获大奖。在互动区,团队成员尝试操控影人,学习通过竹棍控制角色动作,体验“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技艺魅力。

探访传承现场,助力公益新苗

团队实地参与乐亭县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与文化馆联合举办的皮影公益活动。在皮影雕刻公益培训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文志现场教学。他讲解了乐亭皮影特有的蜡板多层雕刻技艺,并演示了“三指握刀法”——拇指、食指捏刀,中指抵刀背作支点,垂直入刀后中指前压速回,按特定方向慢刻。学员们专注描摹雕刻。同时,在皮影操纵培训班,刘老师和常老师指导学员掌握握杆姿势、影人翻转及动作配合。孩子们尝试让皮影“动”起来,演绎简单剧情。团队成员记录教学过程,与学员交流。

房彬2

聆听创新实践,见证红艺交融

在吴文志乐亭皮影艺术传承中心,团队观摩了吴文志雕刻李大钊形象皮影的过程。吴文志专注于牛皮坯料,运用传统技法精心雕琢。他向团队阐释创作红色人物的关键:“既要守住皮影的传统技法,更要刻出人物的精神气。”他表示,将红色人物融入皮影是乐亭皮影近年重要创新方向。李大钊作为唐山骄傲,用皮影再现其形象。团队成员询问创新形式,吴文志展示了其创作的红色主题皮影剧目,并谈及未来将结合动画叙事与现代声光技术。

房彬3

广场问计于民,探寻融合路径

为了解公众对乐亭皮影与红色文化结合的认知与期待,团队在乐亭青春广场开展问卷调查。成员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差异化方式:与青少年轻松交谈,了解其对皮影的印象及接触红色文化的渠道;与退休老人围坐,记录其关于过去皮影戏场景及乐亭红色故事的回忆。问卷内容涵盖皮影知晓度、红色文化理解度及二者融合形式的看法。团队累计收集近百份有效问卷,初步掌握不同年龄层的观点。

房彬4

童心播撒火种,宣讲启迪认知

基于前期调研与学习,团队走进乐亭皮影雕刻公益培训班,面向小学员开展宣讲。成员向培训班学生介绍乐亭作为冀东革命沃土的历史地位及李大钊的革命事迹,讲解乐亭皮影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团队还介绍了皮影传承现状与创新案例,展示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成果。宣讲过程中,成员与孩子们互动交流,解答他们关于皮影和红色故事的疑问,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与红色历史的兴趣。

房彬5

(文字:胡静妤、张文萱 图片:王锦 叶伟凌)


责任编辑:李庆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探寻乐亭红色文化与皮影艺术的融合路径,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房彬老师指导的“皮影传薪火,乐亭续红章”大学生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在唐山乐亭县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