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 蔡 潇1 王 蓉2
2024年,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印发《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作用的实施意见》两个重要文件,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要求,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协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以上两个文件贯通高校共青团和高校思政课,要求在共青团工作中贯彻“大思政课”的“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要求在高校思政课中“共享‘青’字号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推出一批实践教学体验资源”等。总之,是要求高校共青团和高校思政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盐溶于水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用好大别山红色博物馆资源,打造新时代青马班数智课程正是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文件要求的具体举措。
一、用好大别山红色博物馆资源,上好“场馆里的思政课”
大别山走出了三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和包惠僧。董老总结自己一生曾写道:“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大别山红旗不倒创建了鄂豫皖苏区,这是仅次于中央拿苏区的第二大苏区。大别山走出了三大红军主力部队,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大别山以中原突围、千里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三大事件分别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全面胜利的序幕,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转折地。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访大别山,分别提出“为什么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之问,“要好好研究大别山精神”之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之论。
作为处于大别山地区湖北的高校,我们高度重视用好“场馆里的思政课”进行好青马班实践教学,用充赢的红色资源浸润青马班实践教学全过程。一般高校都会建立自己专属的校史馆,黄冈师范学院因地处大别山地区,因此结合自身百年师范校史建立了自己的红馆,即红色资源展览馆和大别山红色文化实习实训基地。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的一部分就是参观校史馆红馆和大别山红色文化实习实训基地,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和黄冈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史,从大别山精神中的“人”“物”“事”“魂”“歌”中汲取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上好“大思政课”第一课。
图1:黄冈师范学院青马班学员在校史馆红馆进行学习参观互动
图2:黄冈师范学院青马班学员在大别山红色文化实习实训基地学习参观互动
除了在高校校内进行红色博物馆学习参观互动之外,黄冈师范学院青马班还积极深入地方大别山地区红色博物馆进行实践教学。2024年9月,青马班来到湖北红安县,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激发青春活力”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站是实地考察红色故土八一村。八一村通过打造“两馆一堂一园一心一场一廊一院”的红色阵地,真实地还原了那段革命历史,使小青马们亲身了解了革命前辈们的艰苦时光,感受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遗址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激发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的生动课堂。在这里,02号学员石凌通在苏维埃大礼堂进行宣讲,与在校内所听的感受完全不同,她的宣讲在此刻更加掷地有声,过去的场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才会让红色记忆历久弥新。
图3:黄冈师范学院青马班学员在红安八一村大礼堂进行红色宣讲
第二站是参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基地。进入纪念园,道路两旁的树木风骨凛然,庄严肃穆,仿佛正在守候此处的革命烈士们。小青马们首先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纪念碑集体默哀,纪念英勇牺牲的忠烈们,“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是镌刻在纪念碑背后的《黄安谣》,对于红安人民来说,至今家喻户晓,口口相传。随后,小青马们一路参观了黄麻起义纪念馆,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醒着世人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为了自由和平而付出生命的勇士们。
图4:黄冈师范学院青马班学员在红安烈士陵园相关博物馆参观
第三站是在红色博物馆旅程之后的观看《我和我的红安》。青马班学员们来到了红秀剧场,集中观看红色实景宣讲演艺《我和我的红安》。该剧以红安红色革命历史、红安革命人物为线索,讲述了土地革命时期黄麻起义、抗日战争时期奇袭阳明堡、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时期上甘岭战役的红色革命故事。沉浸式的感受下,小青马们被演员的演技所折震撼,被红安的红色精神与文化所感动,深切感受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信念,几度热泪盈眶,积极参与互动,数次鼓起雷鸣般的掌声,深感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图5:黄冈师范学院青马班学员参与红色博物馆配套沉浸式、互动式红剧《我和我的红安》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湖北,深刻指出:“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要求湖北“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就要用好红色资源,上好“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鄂豫皖三省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大别山精神的发源地,“山山埋忠骨,岭岭树丰碑”,大别山精神中包涵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共同的伟大品格。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特有的历史地理优势,使用老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身边的红色资源上好“大思政课”是革命老区高校青马班最有利的条件。
二、贯通共青团与思政课,打造新时代青马班数智课程
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印发《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作用的实施意见》两个重要文件,融通高校共青团和思政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黄冈师范学院倾力打造新时代青马班数智课程,用互联网、物联网、VR、AR等技术促进红色资源入脑入心。
学校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段、小学高年段、初中、高中、大学)和大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一以贯之的重点内容,制作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专科、本科 6 个学段的知识图谱。课程内容围绕“新时代伟大变革”主题,针对大中小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各门思政课教学需要,结合竞赛课程提供适宜在备课教学中直接应用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经典故事、实践案例、宣传素材(含图片和音视频)等。课程具有鲜明的黄冈当地特色,融入了黄冈师范学院支教、霜天红烛、陈潭秋等当地特色思政元素。
图6:黄冈师范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知识图谱
为进一步丰富共青团和思政课教学资源,学校联合当地中小学共同建设了《形势与政策》红色资源库,旨在整合和共享黄冈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大别山精神,通过数智化手段,资源库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涵盖了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等多个维度,即红色资源的“人”“物”“事”“魂”四个方向素材。
图7:黄冈师范学院《形势与政策》红色资源库介绍页截图
图8:黄冈师范学院《形势与政策》红色资源库内容页截图
2024年,黄冈市委宣传部为更好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成立“亲·听”青年宣讲团,黄冈师范学院青马班30名学员和教师都参与到宣讲活动中去。在现场宣讲基础上,青马班宣讲团把录制的宣讲视频制作成校本慕课,通过数智化慕课平台提供给学校思政课教学和其他需要使用的部门使用,达到红色宣讲数智化提升。
图9:黄冈师范学院“亲·听”青年宣讲团慕课页截图
图10:黄冈师范学院“亲·听”青年宣讲校内宣讲合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代青年生逢其时,只有青年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和引路人。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思政课做出重要指示,指出“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包涵了思政课、共青团等诸多领域的工作,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要贯彻落实好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印发《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作用的实施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就必然要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推出新举措新路径。用好大别山红色博物馆资源,打造新时代青马班数智课程既是数智时代的本质要求,更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也必将助力红色革命老区的绿色发展带来无比灿烂的金色未来。
作者简介:
1.蔡 潇(1981.1-),女,江苏南京人,汉族,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毕业,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校团委副书记、第九期第十期青马班班主任、“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全国样板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红色资源、高校共青团工作。
2.王 蓉(2000.12-),女,湖北恩施人,土家族,校团委女生部工作人员,黄冈师范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思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