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日-8月3日,河海大学大禹学院以水工专业本科生党支部党员为主要成员的暑期长江流域科学考察团走近乌东德水电站。三峡集团流域管理中心与大禹学院水工专业支部书记金光球教授、党员陆钰涵等7名科考队员进行近距离交流。
科考团在流域管理中心乌白分中心副主任晁燕安的带领下走进“国之重器”。乌东德水电站是中国第四座、世界第七座跨入千万千瓦级行列的巨型水电站,拥有世界上已投产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枢纽布置以双曲拱坝为中心,是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特高拱坝,也是世界首座全坝应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的特高拱坝。
在乌东德水电站营地,科考团听取了关于水电站从选址、施工到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报告。由于乌东德“高、陡、窄”的地址条件,工程采用“高边坡、低开口、陡开挖、强支护”的方式,同时针对边坡的块体、变形体、深厚覆盖层各自的特点,进行不同加固防护方法,其中一大难点是700米的边坡治理,主要采用分区分块、截水沟、防护网等措施进行。
移民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乌东德水电站领导强调:“我们的工作始终坚持以移民为中心,高质量完成乌水电站移民安置,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和‘不让一个移民返贫,不让一个移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掉队落伍’的承诺和目标。”
在乌东德水电站历时两天的科考行动,水工专业本科生支部党员从书本出发,在实践中又得到在书本外的思考,埋下了一颗敬畏之心:对自然敬畏,与生态共进;对工程敬畏,为人民负责。相信他们在未来的路上定会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