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从读书开始——好书推荐《在细雨中呼喊》

2022-12-28 20:54:49 孙运通 张子涵

在孤独中觉醒,与自己和解

——好书推荐:《在细雨中呼喊》

推荐人:孙运通、张子涵


“回忆”“冷静”“渴望”“人性”“生活”“多叙述手法”,这是我读完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想给它的几个标签。

封面.jpg

在自序中,作者非常明确地说这是一部关于回忆的书,因此,回忆的影子无处不在,我理解为:回忆过去、记录过去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出发点之一。从儿时有记忆的时刻开始写起,作为家里无足轻重的人,主人公在六岁时就被亲生父母送给了别人,青春时期再度回到家里,这十多年,见证了两个地方里的风景变化,也体验到了两个家庭之中的人性冷暖。细碎的笔触,冷峻的观察,儿童的视角,构成了主人公眼里的人间喜剧,也透露着作者对人性的解读。

在这本书中 “我”的名字是孙光林,只是芸芸大众中的一员,平凡又卑微的农民家的儿子,没有什么存在感。无论是“我”的父亲,还是村庄里的人物从来都对我持贬低态度,所以,我的生活不够热烈,没有足够多的诱惑和掌声,这导致“我”缩在一个被冷落的角落里,以一个平静的视角去观察着这一切,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我”看到了人们在死亡面前的丑陋与无力,看到了人们在离别面前的无知与担忧,看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些许恐慌与无助。在这个已经制定好游戏规则的世界面前,在成年人引导的游戏规则面前,每个人都处于命运驱动状态,儿童更是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无论是被抛弃、患病而死、被领养、被强迫认错,总之,生活里有了太多别人的力量,导致“我”陷入了一种“求而不得”的状态,因此,内心一直不断地渴望:渴望友情、渴望温暖、渴望理解、渴望善良。小说的名字中有“呼喊”,我理解为是“作者内心的渴望”。儿童的视角往往能够观察到更多更本质的东西,虽然不理解,也不敢反抗,可是对于生活的解读就在这一帧帧、一幕幕的观察中慢慢渗透,最终形成个人的世界观,伴随终生。

孙运通.jpg

再从“回忆”角度谈谈小说的写作手法,我们都知道的那些人物景物描写手法,余华已经运用自如,炉火纯青,我的摘录部分已经有所展现,读者们不妨领略一下其风采。令我最震撼的是余华关于死亡的描写,作为一个生活自在之人(至少心灵是自由的),如何得知一个人死时的心理和状态,而且把它写得如此透彻,非一般的阅历所能及,如不是观察太多生老病死的场面,大概就是随时预备着死亡、揣摩着心理,但这只是我的猜测。我有时也会想自己死时会呈现怎样的表情,内心有着如何的想法,可终究因为生命不够平静而告失败。关于性的描写,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一些,在作家笔下,性往往是美妙的,它使世界更加生动,使山河更加烂漫,使今天铺满山野。但在这本书之中,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它单纯是一种欲望、一种发泄,甚至会让人久读觉至恶心。小说中关于少年对性的探索一段的描写,那种欲知又不敢的状态,读起来真实可感,也给了我一些新的职业启示。整部书的故事开启从回忆写起,在回忆中穿插更久远的回忆,使得故事读起来更加曲折动人,故事的时间线梳理,在边读时就要进行。读完最后一部分,终于将整个故事的片段缝合起来,完整又震撼人心。没有宏大的格局,没有深刻的人性主旨,没有大喜大悲的故事,在平静中娓娓诉说,碎碎念式的表达使得小说变得亲切自然可读。

张子涵.jpg

生活的真相大概是生老病死,也许是看透一切不自知,也许是不断追求自由,也许是向死而生……没有人能给出固定的标准和答案,然而每个人都可以给出自己心中的答案。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生活的真相大概就是它永不停止、永远无法预料,它永远都在时间里向前或向后,使人在里面被动地选择。


责任编辑:张玉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回忆”“冷静”“渴望”“人性”“生活”“多叙述手法”,这是我读完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想给它的几个标签。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