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从读书开始——好书推荐《人间词话》

2023-02-23 16:07:11 范耕榷 高明丞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好书推荐:《人间词话》

推荐人:范耕榷、高明丞

封面.png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作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人间词话》是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的著作,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从问世以来就受到学者的重视,但其间多凭直觉或鉴赏的论述方式也易令人不得要领。对于这部著作的研究已日益引起学者的兴趣,王国维关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说,更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名句。

高明丞.jpg

《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间。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书中这样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从理论上说,“境界”所要求的正与以形象反映现实的艺术规律相通;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既要有轻视外物之意,又要有重视外物之意,这与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又要高出生活的创作要求相一致。王国维的“境界”说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艺术境界内在的特殊矛盾,说明了文艺的本质特征。与前人相比,这是一个新的贡献。文学批评史上,那种只重“言志”“抒情”的论点,偏执一端;那种只重形象,画面的论点,偏执另一端。清初的王夫之关于“情景互”的观点,叶燮关于“形依情,情附形”的观点,虽然已为境界说中的本质论奠定了基础,但毕竟是王国维最明确,最系统地阐述了艺术境界中“景”与“情”的关系,自觉地“探其本”,完成了境界说的本质论。王国维认为,景多无限,情也说不尽,“境界”本质上是“景”和“情”两个元质构成的。但不论是客观的“景”,还是主观的“情”,都是“观”——人的精神活动的结果。“情”“景”这种特殊矛盾的多样化的对立统一,便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范耕榷.jpg

在议论所谓主观诗与客观诗的区别时,作者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即主观诗与客观诗之所由分也。”在一些品评中,作者已接触到艺术上的通感问题,他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用语无多却阐述出一个理论问题。此外,对于“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的评说,对于境界大小的分析;对于诗词“隔与不隔”的论断,无不体现着作者的深厚艺术修养和非同寻常的鉴赏力。

山水之程,路途遥遥,行迹千里,夜色深深,千帐之灯尤为壮观美丽。帐内之温暖,夜色之融融,看似温情脉脉,却又是怎样的酸楚。王国维先生以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词话人间,先生之风,境阔言长,再读此书,感悟愈深。

总览全书,王国维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因此,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

责任编辑:张玉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