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铸匠心,世赛拼搏绽荣光
——教工道桥支部党建驱动产学研融合实践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工道桥党支部“强国行”团队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工道桥党支部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支部依托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土木与检测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等专业群组建,共有党员22名(高级职称7人),支委5名,支委成员选优配强、职责明确,支部管理规范高效,是一个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基层战斗堡垒。
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跟交通强国和乡村振兴的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地方发展需求,构建“以劳筑基、育人立本、服务铸魂”的产学研融合机制,践行教育使命担当。
以党建引领多元联建,推动学科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校校联建:支部和校内水工技术与管理党支部等3家进行经验交流联建;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提供实训室建设方案指导,助力其高效建成交通沙盘实训室和虚实一体化实训室。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等共研道桥专业转型定位,共享实训课程系统设计与管理模式。
图1 与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座谈交流
校企联建:携手开封佳信、云南国土、安徽七星、恒盛路桥、广东水拓等企业,共建智能摊铺线、AI裂缝识别系统、水射流机器人施工、路桥VR施工模块等实训项目,通过“双向进入、互聘换岗”管理机制,将工匠精神与技能成长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共育。
图2 与恒盛路桥开展校企联建
联建促进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形成双向赋能共赢格局。
(二)教育共享——资源互通,技能共进
响应教育强国战略,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双高校的建设经验、行业新技术,面向1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教育培训、经验分享,科普服务。
教学培训:承担省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覆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模块,助力河南省职业院校“金师”队伍建设;为企业举办提供BIM技术培训,增强行业竞争力。
大赛交流:针对“高速铁路测量”的赛项内容、参赛技巧等方面,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同行进行了深入研讨与经验分享,并对大赛内容课堂内转化进行研讨,普惠学生技能成长。
科普宣传:结对帮扶SOS儿童村,捐赠学习和生活用物资,并开展“探索桥梁奥秘”为主题的科普公益活动,撒播工程启蒙种子。
互联互通的教育联建,加速技能传承和经验传播提,助力校企协同发展。
(三)技术联攻——校企破壁,产研赋能
聚焦技术攻坚与产研反哺:
以专之长:与恒盛路桥党支部联建,就沥青混凝土的配比方案优化进行了技术研讨和成本分析,为目前开源节流形势下的工程质量把控贡献力量。
以技之优:参与开封市“十五五”交通基建布局及祥符区雨污分流项目,提供检测与勘测数据支撑,服务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造福民生。
以研之端:在与武汉锐进的联建中,联合项目组共同攻克了“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技术”难题,将企业真实技术需求转化为教学案例和研发课题。
构建“以劳筑基—精技立本—担当砺魂—赛场展锋”四维联动、闭环融合的育人路径。
以劳筑基:开展实训场整治、仪器防尘改造等劳动实践,设立党员先锋岗,实训设备故障率下降45%,学生责任意识显著提升。
精技立本:邀请企业工匠传授实用技艺,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港珠澳大桥、青藏铁路等国家工程标准与精神,实现技能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
担当砺魂:组织“文明交通”等公益服务,推动志愿服务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锤炼师生奉献意识和责任品格。
赛场展锋:参与多项高水平技能竞赛,获世校赛银铜奖、“高教杯”全国一等奖等佳绩,并以赛促教反哺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等优秀校友。
大赛成果验证育人路径有效性,为培养“德技并修”人才提供实践范例。
三、成效与反响
(一)多主体协同共育提升人才适配度
通过校校、校企多元联建联盟,精准对接行业人才需求和能力需求,推动资源共享和协同育人。专业教学标准与企业技术标准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岗位匹配度显著提升,毕业生岗位对口率提升至85%,教学-岗位需求匹配度达行业领先水平。
(二)组织力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依托“强国行”专项行动,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党员教师在教学改革、技术服务和竞赛指导中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凸显,支部党建工作与系部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实现了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三)育人质量彰显品牌影响力
“四维联动”育人路径,助力人才培育质量全面提升。蝉联十余年的“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团体一等奖、世赛奖牌等彰显了高水平的育人质量,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劲,就业率和对口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专业实力成为区域职教的名片,育人模式被多个院校借鉴推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