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助力龙江非遗文化飞向世界
2025年5月25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南校区田径场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文化节上,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非遗为媒、职教为翼”的中国非遗赫哲族鱼皮项目成为全场文化焦点,项目为30余国的师生搭建起龙江非遗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标志着龙江职教领域在非遗传承与国际传播中迈出关键一步。
在中国非遗文化体验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训中心联合省赫哲族鱼皮画非遗传承人张林老师,以“人像主题鱼皮画”为核心展示龙江非遗技艺。从选料、鞣制到纹样设计与拼贴工艺,现场参观者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张林老师称,赫哲族鱼皮画曾作为国礼赠予外宾,此次通过国际文化节将传播边界拓展至全球。活动还设置了沉浸式体验区,让中外青少年亲手尝试传统鞣制工艺,通过解读鱼皮画中“鱼纹”“图腾”等元素,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引发多国青年对中华文明多样性的思考。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积极创新传统非遗课程,构建“建筑+非遗+传承”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通过学院现有的非遗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向国际推广;把龙江非遗技艺融入大学生第二课堂,推动传统工艺与专业美学跨界融合;通过数字技术打造非遗数字资源库助力文化“出海”。
活动现场,来自苏丹、俄罗斯、韩国等30国师生组成跨国小组,以鱼皮画为媒介展开文化共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苏丹驻中国大使馆信息技术主管杜忠勇表示,鱼皮画纹理与非洲部落图腾相似,是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训中心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推进中外青少年研学基地建设,打造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的非遗工坊,开发鱼皮画技艺标准化教材及云端课程,降低非遗学习门槛;选拔中外学生担任“非遗传播大使”,扩大影响力。在文化自信成为时代强音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此次参与国际文化节的非遗项目展出,标志着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龙江非遗传承领域的跨越。未来,“建筑+非遗+传承”融合模式深化,学院积极助力龙江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的传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注入精神动力贡献职教智慧。
教学实训中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