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行“成果展示—党建引领·安全赋能”为国家能源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黑龙江科技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和黑龙江省公办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标杆单位。支部现有党员15人,其中国家安全生产专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省级人才20人次。支部书记由黑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学院副院长沈斌教授担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安全工程学院是黑龙江科技大学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彰显矿山安全办学特色的主体单位,安全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以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矿山安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始终秉持“大安全”理念,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抓手,固本拓新,锐意前行,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特别是龙江能源安全发展中,不断提升新能力,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注重构建“塔式矩阵”党建机制,持续服务矿山安全发展
坚持“把方向、管大局、重引领”,用党建工作“实”的举措促发展。学院党委在服务龙江上把关定向,聚焦服务矿山安全发展,构建“塔式矩阵”党建品牌体系,即以“党建统领”为塔尖,学院党委与矿山企业党组织对接,建立事故预防科学研究中心,推进党建与业务合作交流;以“党支部+教研室+生产(技术)班组”为塔柱,依托党建资源、科研特色和生产安全技术,开展党建交流学习、技术攻关;以“党小组+业务骨干”为塔基,坚持“论文写在百里矿山,项目做到千尺井下”,组团式进驻矿山,矿山企业骨干来学院培训交流,拓宽党建工作维度。
党支部与黑河市爱辉区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党组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
坚持“讲协作、善攻坚、重落实”,用党建工作“大”的作为保发展。支部注重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培育并打造了“‘安’如磐石”党建品牌,推进“345+N”工作模式在融合实践中落实,让党建引领安全之花盛开在了龙江大地的“百里矿山、千尺井下”。近年来,党支部教师党员累计深入煤矿井下作业600余次,解决矿山矿井安全评价、瓦斯治理、矿井通风等安全生产难题30余项。其中一项攻坚技术就为企业节省资金1500余万元。
坚持“项目制、小组式、重延伸”,用党建工作“活”的形式助发展。坚持骨干挂帅、党员当先锋,把党小组建在科研项目上。支部形式的灵活与创新,既实现了党建工作不断线、全覆盖,又确保了项目完成的高效率、高质量。近年来,承担煤矿企业委托横向课题103项,年均项目量增长近20%,仅老党员吴强教授一人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技术获得部级一等奖,在龙煤集团、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大雁矿业集团等得到广泛应用,取得经济效益1.72亿元,受到煤炭企业认可;开发的单巷长距离快速掘进通风除尘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台套全断面高效快速掘进系统,助力煤海“蛟龙”创造日进150米、月进4000米以上的世界纪录。
支部书记沈斌带队在振兴煤矿开展智能通风系统建设
注重打造“产学研”党建联盟,持续走好特色发展之路
走出去请进来,打造“党建+安全培训”联盟,着力解决矿山安全生产难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不等不靠、积极应对,切实把安全培训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实现了“教师走出去、学员请进来”和“服务走出去,效益请进来”并重。与龙煤四个矿业公司达成了长期安全培训合作协议,累计开展煤炭企业负责人、主要生产技术人员等各级各类培训班400多期,培训人员3.1万余人次,安培工作覆盖龙煤集团所辖矿井37个、地方煤矿企业56家,为龙江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自2013年以来开展的“送培训下基层,提技能、强意识、保安全”活动,得到了学员和煤炭企业的高度认可。
在煤矿现场开展党建+双碳“智慧讲堂”活动
讲服务重质量,打造“党建+应急救援”联盟,着力提供矿山应急救援保障。支部坚持“为煤矿基层服务、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的宗旨,成立党员师资团,内聘骨干外请资深专家,着力提高龙江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成立了党员骨干为主要成员的救援技术支撑团队,积极参与各类矿难救援,创造了鸡西矿业公司滴道盛和煤矿立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被困8名矿工全员平安升井的奇迹。
挑重担求发展,打造“党建+灾害防治”联盟,着力攻关科技计划项目。支部围绕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构建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导支部党员教师以特色科研平台为基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承担重大科技任务能力。目前,建成国家应急管理部首批安全科技支撑平台等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科研团队提出的瓦斯水合固化防治突出新方法与瓦斯气体分离提纯及固化储运技术,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推进煤炭开发过程碳达峰与碳中和,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支部书记沈斌在东荣二矿现场汇报多灾害智能管控系统建设情况
注重培育“卓越型”安全人才,持续强化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实行“党员+项目+练兵”人才培育工程。人才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要素。支部以此要点,实施项目化学习、项目制培训、项目式教学(科研),切实推进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涌现出以党员教师徐锋、康宇、刘传海等为代表的一批“教学好、项目多”的双师型人才,其中省教学新秀1人、省青年创新人才5人。双师型师资队伍得到强化,骨干教师对瓦斯灾害严重煤矿进行安全技术“会诊”工作,提出了1711项整改措施、204项科技攻关项目建议,提高了我省煤矿瓦斯治理水平。通过党建与项目的有机结合,实践案例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和科研攻关现场,有力促进了人才队伍的精进。
安全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推进“党员+安全+文化”创先争优行动。支部以创建服务型党小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抓手,开展“安全矿山行”“党员讲师团下矿山”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与矿山安全生产活动融为一体,突出抓好“一围绕三走进三深入”活动,围绕党建抓安全,走进基地接受安全教育、走进课堂讲学安全知识、走进井下调研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矿山安全文化主体建设活动引向深入,把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活动引向深入,把安全文化环境优化活动引向深入。
下一步,支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和“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示范作用。与龙煤集团、中煤集团、国能集团等矿山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党支部联建、协调育人,建立“安全赋能站”,助力国家能源战略和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