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突出’创新推动实践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3-31 19:01:1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4年,教育部组织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各地各高校结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宣传教育安排,精心设计策划、集成育人资源、拓展空间阵地,组织动员1100余万师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总结特色案例、宣传先进典型,特开设专栏,专题展示各地各高校有益经验,推动形成全战线百舸争流、同题共答的生动局面。
一是思政教育“育师德”。将社会实践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在武汉革命博物馆、桥梁博物馆等红色场馆挂牌成立“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绘制23张湖北省“大思政课”基地定位分布图和游览路线图,组织全体支教实践队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同学们深入支教学校一线站稳“小课堂”、讲好“大道理”夯基固源。二是协同提质“铸师魂”。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主动落实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工作任务,发动广大师范生组建恽代英青年骨干研习团、“丝路·逐梦”实践队、“筑梦体育人”实践队等校级重点团队前往湖北、贵州、广西、新疆等地师范院校开展结对实践,引领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在实践中感悟和承担教育强国建设的师范教育使命。三是支教义教“强师能”。坚守教师教育底色,在实践队中积极开展“两字一话”“微格教学”师范生技能提升培训,为同学们开展支教义教打下良好基础。组织84支实践队、1600余名学生赴中西部地区支教,为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等群体提供艺术体育、文化科普、素质拓展、心理健康等主题课程,以优质资源助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
来源:教育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