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峥嵘岁月,讲百年党史”——青年学生骨干讲党史故事(二)

2021-08-27 17:51:49 张莹 王慧玉

焦裕禄的三份入党申请书

宣讲人:冯喜燕

冯喜燕,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81804班班长,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中“先进个人”等荣誉。积极乐观,待人友好。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河南省三等奖,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荣获三等奖。

焦裕禄的三份入党申请书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北崮山村 一户 贫农家庭。因为生活艰难,他幼年时期 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在日寇、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剥削和压迫下,焦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1941年,焦裕禄的父亲因交不起捐税,被逼上吊自杀。1942年6月,焦裕禄又被日寇抓到 东北抚顺 大山坑 煤矿 当劳工。1943年,因忍受不了日寇的迫害,他逃回了家乡,但因为没有“良民证”,无法生活下去,又被迫逃到江苏宿迁,给地主打长工。

  1945年8月,新四军解放宿迁,经常组织劳苦大众开会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焦裕禄认识到八路军共产党才是真为人民办事的。为了参与家乡的解放,他主动加入了村民兵组织。

  当民兵期间,历次参加革命斗争的实践,以及聆听共产党员的教导,焦裕禄迅速地成长起来,也渐渐萌生了加入党组织的愿望。

  焦裕禄找到当地党小组长焦方开同志谈话,要求入党,但是他并不知道,入党有一系列组织程序。他以为自己出身贫困家庭又参加了民兵,已经够入党条件了,却听到小组长教导说,党员不仅看出身还要有思想觉悟,鼓励他今后积极工作、奋勇抗敌,待条件成熟即可写入党申请。  

这次谈话后,焦裕禄写了三份入党申请书,才最终加入了党组织。

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焦裕禄写了自己当苦力、退学、坐牢、逃荒的经历,表示坚决要入党,打倒地主为亲人报仇。正要上交时,赶上党组织召开学习会,在这次会上党小组长 批评了部分同志中 存在的公报私仇的 狭隘思想。焦裕禄听了这次党课后,觉得自己还不够党员条件,写好的申请书便没有交。

  第二份入党申请书,焦裕禄专门请了一位老党员指点。这次没有提交,是因为他违反了俘虏政策,把民兵团抓到的一个做尽坏事的俘虏的胳膊砍伤了。因此,受到了党组织的批评。批评过后,焦裕禄反思:一个人如果不能模范执行党的政策,怎么能够得上党员的标准呢?于是,他又将写好的申请书收了起来。

  在经历两次思想考验以后,焦裕禄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并开始动手写第三份入党申请书。几经修改后,他郑重地将这份申请书交给焦方开。他在入党申请书上这样写道:“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救星,没有共产党,革命就不能胜利,穷人就不能翻身。我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946年1月,焦方开郑重地告诉焦裕禄,上级党委 已研究批准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听到这个消息,焦裕禄激动万分,眼含着泪花:“我的条件还不够,对革命还没有作出啥贡献,对照誓词,我还差得很远很远……我要努力为党工作……”

  从此,焦裕禄怀揣着对党的感恩之心,毅然投身于如火如荼的革命、建设事业,继续战斗着、前行着,努力践行入党誓词,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 研修班学员 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从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个方面,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故纸堆上的尘土终将越积越厚,精神世界的芬芳却是历久弥香。“我的条件还不够”或许将提示 提醒更多的共产党员检视自我,砥砺前行。

叶挺——英勇的一生

宣讲人:张林豪

张林豪,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71804班团小组组长,在校期间于学生会担任安全纪律卫生检查服务部部长,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待人真诚,积极主动。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小挑战杯中获校级奖。

叶挺——英勇的一生

大家好,我是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第一党支部的张林豪,我今天要讲的党史故事是叶挺——英勇的一生。

1925年11月,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的革命武装部队在广东肇庆成立,1926年1月1日,部队改称第四军独立团,刚刚从苏联留学回国的叶挺担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率领的独立团威名远扬,作为北伐的先遣队,他们与兄弟部队一起分头疾进,夺取汀泗挢,占领贺胜挢,攻陷武昌,无往不胜,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叶挺率领的“铁军”从此天下闻名。

1896年,叶挺出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从小便立志军事救国,虽屡受挫折打击,但始终保持着昂扬的革命理想。北伐战争胜利后,叶挺先后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并于1938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在敌后长江下游指挥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创建了苏南、苏北、皖东、豫皖苏边等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叶挺放弃了突围的机会,坚持与军部共存亡。

皖南事变后,叶挺陷入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囚禁生涯。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他始终一身正气,不为所动。多年前,叶挺就曾遭受诬陷脱离党组织十多年,但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从未动摇。

叶挺之子叶华明说:我父亲很高兴能参加抗日,当时他就提出来要加入共产党。中央跟毛主席不同意,说你在党外比在党内贡献更大,不然你要参加共产党,不可能蒋介石批准你当新四军军长。在狱中,国民党特务问叶挺“出狱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他回答说:“我将来出去第一件要办的事,便是请求共产党恢复我的党籍。”叶挺自称“六面碰壁居士”,在重庆监狱中写下气壮山河的《囚歌》,一首《囚歌》,将他的雄心壮志和永不屈服的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 

  《囚歌》中写着: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啊,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946年3月,经党组织全力营救,叶挺重获自由。出狱后的第二天,他便致电党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做好准备到延安去。延安方面为此组织了盛大的欢迎场面,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也已准备到延安机场迎接。

    1946年4月8日,叶挺在由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刚刚久别重逢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叶扬眉和尚未取名的幼子阿九也一同遇难。噩耗传来,举国悲痛。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责任编辑:杨舒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忆峥嵘岁月,讲百年党史”——青年学生骨干讲党史故事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