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航天法治建设,共绘自贸港航天发展新蓝图 ——海南大学成功举办“海南商业航天法律政策研讨会”
2025年9月20日,由海南大学人文社科处主办、海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海南商业航天法律政策研讨会”在海口新燕泰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为期一天,设立两场专题研讨,汇聚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知名法学学者、航天产业政策专家以及实务界代表,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商业航天发展的法律保障、政策创新与治理路径展开深度对话,为推动海南打造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港提供智力支撑。我支部成员张丽娜教授、张良福教授、常健教授、陶峘副教授和高婧如讲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上午的开幕式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海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专职副院长余升国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强调法学研究在服务国家航天战略与地方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海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阎二鹏在致辞中指出,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自由贸易港,肩负着制度创新与法治先行的重要使命,商业航天领域的法律体系建设亟待深化与突破。


专题研讨一:海南自贸港商业航天营商环境的法律政策

本环节由海南大学法学院张良福教授主持。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战略发展处副处长吴坤湖以《开放创新 共享未来,打造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港》为题,系统介绍了航天城的战略定位、产业布局与制度创新实践,展现“出厂即发射、返回即复用”的航天产业生态愿景。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赵云教授聚焦《海南商业航天营商环境中争议 解决机制的构建》,提出建立专业化、国际化的航天仲裁体系,为商业发射、数据权属等新型纠纷提供高效解纷路径。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尹玉海教授从国际比较视角出发,剖析商业航天法律规则建构的全球经验与本土化路径。

海南大学法学院常健教授深入解读《海南自由贸易港商业航天发展条例》的立法背景与制度创新,强调其作为全国首部商业航天地方性法规的示范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吴晓丹副教授则从“商业航天法治环境”角度,提出海南应在自由主义与规制主义之间寻求平衡,构建兼具活力与秩序的商业航天治理体系。
专题研讨二:海南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及法律问题

下午的研讨由海南大学法学院张丽娜教授主持。

湘潭大学法学院蔡高强教授在《加快海南航天贸易发展的新思路》报告中,提出打造“航天产品集散中心+技术转让平台+数据交易云空间”三位一体的贸易新范式。

深圳大学法学院龙杰副教授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的法律治理 转型:从特许管制到多元协同 》发言中,倡导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共治的现代治理模式,以“负面清单+备案制”释放市场活力。

海南大学法学院李杜副教授聚焦《海南自贸港政策下遥感数据出海的法律问题》,结合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与国家安全要求,提出分级分类的合规流动机制。

海南大学陶阳子老师通过《日本商业航天对海南的启示》,分享了日本在商业航天立法、产学研融合与国际化合作方面的经验。

研讨会于下午四时圆满闭幕。张丽娜教授在总结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凝聚了学界、政界与产业界的共识,为推动海南商业航天法治建设提供了丰富思路与务实建议。她表示,海南大学法学院将继续发挥智库作用,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海南特色的商业航天法律体系,为文昌国际航天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本次研讨会不仅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更体现了法学研究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担当,为海南商业航天的制度创新与法治保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