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说的这番话今天读来仍使人感触颇深。相信每一位选择读研的同学心中都有着向往,或精进学识,或锻炼能力,但面临新的环境也有着或多或少的迷茫。“老年人长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今天,针对大家在未来三年所关心的问题,邀请2016级优秀毕业生进行回答,分享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的故事。
专访一
李颜颜:自然地理专业负责人,三年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2篇,2017-2018学年担任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研究生会文体部副部长,曾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河南大学侯镜如奖学金,多次获得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师兄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录取。
问题1.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上的看法和经验?
(1)要多看文献,尤其是近三年的英文文献。多做笔记,学历文献里边的模型方法,思考作者写这边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从文献中学到了什么。
(2)学习与科研有关的软件,如SPPS、ArcGIS、PS、CAD、ENVI等。
(3)多写文章,不要急着写一篇好文章,先从一篇好的文献中去模仿,仿照着写一篇。多看多写,就会有好的思路和创新点。
(4)写文章时要坐得住,不能三心二意,不要写一句,聊会儿天做些与写论文不相关的事,思路也容易被打断,要静下心来。
问题2.对新入学师弟师妹想说的话。
(1)学习中,多做笔记,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多写才能加深印象。多积累,积累生活中点点滴滴,积累学习中的突发奇想,积累论文中的优美语段。
(2)要注重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化自已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全方位思考的能力。经常与老师和同学探讨一些关于学科专业的知识,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并增强自己的自学能力。认真刻苦的学好每一门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并虚心向同学和老师们请教,拓展专业知识面。
(3)“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业精于勤,荒于嬉。希望师弟师妹们善于积累和勤学好问。
愿李颜颜师兄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始终抱有赤子之心,砥砺前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