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科研互融互促”——世界史党支部青年教师艾仁贵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文章

2021-01-18 21:04:22

世界史党支部青年教师艾仁贵博士,是河南大学首批“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探索,日前,与郑州大学张倩红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合著文章“港口犹太人贸易网络与犹太社会的现代转型”(2019年第1期),体现了本支部青年教师较好的政治理论和专业水平。文章认为,在近代早期世界的诸多港口城市,活跃着一批频繁开展跨地区交往的塞法尔迪犹太人及其后裔,这些港口犹太人参与到殖民扩张和跨大西洋贸易中,形成了连接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乃至太平洋的全球性贸易网络。港口犹太人由于其商业地位而赢得了主体社会的认可,进而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公民权利,该群体蕴含着现代商业社会的诸多特征:空前的流动性与亲族关系网络、“全球族”的跨文化群体属性、商业价值的主导地位、现代经营手段与信用工具的运用、对传统宗教权威的挑战、法律与社会地位的提升,等等。存在达三个世纪之久的港口犹太人及其贸易网络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推动了近代早期全球经济联系的扩展,而且促进了犹太社会的现代转型,代表着犹太社会内部孕育现代性的另一条路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世界史党支部青年教师艾仁贵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文章。港口犹太人贸易网络与犹太社会的现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