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书香 | 赵艳华朗读《中华文化史》

2022-01-17 21:17:50

      为落实海南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玫瑰书香”全国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的通知》精神,响应海南大学工会和图书馆的号召,在外国语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在学院党政工学的共同努力下,外国语学院工会组织开展“玫瑰书香”女教职工主题阅读活动,以推动学院女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引导女教职工把阅读活动与提升自身素质、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带动家庭成员以及身边师生朋友阅读,在全院营造热爱阅读的良好氛围,形成热爱阅读的良好风尚。
    我们将陆续推出女教职工阅读视频(按姓氏笔画),欢迎大家欣赏并领略她们的风采!

微信图片_20220117212222.jpg

微信图片_20220117212222.jpg


阅读书籍:《中华文明史》

分享内容: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框架内生存,逐渐形成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同心理。家庭是个人认同感的第一归属,大多数文化中的成员都在个人名字中标志出姓氏以体现这种归属。在家庭、宗族、氏族、阶层、职业角色所决定的自我认同指向之外,人们对自己在更大社会范围的归属认识指向国家。

    在整个帝制时代,影响人们在最大共同体意义上的归属认同感的主要有两种基本观念,一是“天下一家”的观念,二是“华夷间隔”的观念。大体上说,当中原国力削弱、遭遇外来侵袭的时候,“华夷间隔”的说法盛行。在中原国力雄厚、充满自信的时代,“天下一家”的观念就居于主流地位。如汉初即从“家”的理念建立与匈奴的关系;唐朝皇帝成“天下之主”;清统一全国之后,天下同体的观念增强,华夷间隔的观念和话语趋于淡化。

    近代以来,中国人逐渐受到西方“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形成了大中华民族认同的观念。如梁启超1899年在《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中分析享有民权者需承担管理与捍卫国家的责任:“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是之谓国民”。正是在这种新的以整个文化社会共同体为归属标的的新民族国家观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得到升华和广泛认可,从而使中华民族得以粉碎西方殖民者和日本帝国主义拆解甚至吞并中国的种种图谋,以整体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责任编辑:张青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赵艳华朗读《中华文化史》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