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学院三个党支部分别开展“传帮带”教学、科研实践活动

2022-12-01 17:40:54 植保学院

“以老带新”促发展,专业建设守初心——退休教师朱朝华教授对青年教师进行杂草学知识培训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年轻教师成长传帮带系统工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传帮带活动,促进提高年轻教师政治站位,培养良好师德师风,提升新教师教学、科研实践和服务地方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提升青年师资队伍能力,应学院农药科学系师生联合党支部邀请,退休教师朱朝华教授于2022年11月4日、10日下午来到校园,“以老带新”开展教学培训活动,指导我院农药学系胡展、张淑静、张云飞、谢佳等青年教师学习杂草学教学实践相关知识,为我院《杂草学》课程建设培养优质教学团队夯实基础。鉴于本课程具备实践性强的特点,朱教授以农科教学基地及周边作为主要区域,带队开展实地考察,围绕杂草的种类、生长特性、相近种的区分、对农业及生态的危害、防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点展开讲解,并对青年教师如何开展相关课程教学、制定下一步发展计划提出了宝贵意见,为青年教师们上了两堂精彩的教学实践培训课。

朱朝华教授指导青年教师辨认杂草


  在本次的培训活动中,朱朝华教授不仅毫无保留地把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分享给了青年教师,而且以其严谨求实的敬业态度、满腔热情的教育精神、退而不休的师者情怀,感染了青年教师们。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向老教师们学习,快速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争取快速成长为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


农科教学基地的部分杂草


  “以老带新”教学实践培训是学院“传帮带”品牌活动项目之一。该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引领作用和示范力量,在课堂上、实践中,为青年教师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通过“传、帮、带”,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良好传承,推动学院师资队伍梯度建设,以期全面提高教师教学与实践水平,进而为培育高质量人才赋能,促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图/文:谢佳

   审核:沈秀清)




植保学院教师“传帮带”活动系列报道——开展热带作物病虫害调查


 2022年11月11-12日,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师生联合党支部牵头组织开展教师“传帮带”科研实践活动,前往海南省海口市、琼海市、儋州市、澄迈县进行热带作物病虫草害调查。活动由李增平教授、靳鹏飞副教授、丁晓帆副教授、崔红光副教授带队,戴兆基、胡展、张菁、梁启福、林润茂、王帅、李栋等7名年轻教师及新引进人员参加了活动。




  首站来到海口市大样村桂海阳光种植基地,此处葡萄霜霉病、草莓炭疽病、柑橘溃疡病、外来入侵生物薇甘菊等病虫草害肆虐,让种植基地管理人员头疼不已,老师们运用专业知识,为基地管理人员分析问题并出谋划策。




  在琼海市大路镇、塔洋镇、龙滚镇,老师们分别对胡椒、槟榔、芭蕉、莲雾、大薯、番石榴、菠萝、辣椒等作物病虫害进行详细调查、采样。



  来到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新老师们在老教师的带领下熟悉校园、感受海大历史文化,加深对学校的了解和感情。老教师们带新老师到农科基地开展病虫草害识别、危害程度分级等教学实践活动。



  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科研试验基地,工作人员热情引领老师们参观了解沉香嫁接技术、槟榔苗圃管理、兰花培育技术、睡莲种资保育等,不仅开阔了教师们的眼界,还丰富了教学素材。




  在儋州中和镇,老师们参观了火龙果创新种植基地,与海南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总进行深切交流,对火龙果间种黄花梨、火龙果间种沃柑等新型农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分析,同时对中和镇冬季瓜菜——毛豆、辣椒的病虫害进行详细调查、采样。






  最后老师们到澄迈县福山镇,对咖啡病虫草害进行深入调查。

  植保学院年轻教师成长“传帮带”系统工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传帮带活动,促进提高年轻教师政治素养,培养良好师德师风,提升年轻教师教学、科研、实践和服务地方的能力。本次科研实践活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充分发挥学院老教师的示范和带领作用,增强了年轻教师田间识别病虫草害、以及指导生产实践的业务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院老师们掌握了热带作物病虫草害的第一手资料,并促进了教师们相互交流,共同研讨基层生产实践的具体问题。

(文:丁晓帆、靳鹏飞

  图:李增平、丁晓帆

审核:沈秀清)



植保学院教师“传帮带”活动系列报道——开展“名特优”热带果树及有害生物调查



  为快速提高年轻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全面掌握海南“名特优”热带果树种植及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加强科研贮备及推进服务热带高效农业发展与生物安全,2022年11月25日,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年轻教师“传帮带”科研实践活动,前往海南琼海市进行“名特优”热带果树及有害生物调查。本次活动由昆虫学系党支部书记周祥副院长带队,青年教师席羽、李金花、郭技星、林先武、梁启福、林润茂、李栋等参加了活动。



  老师们来到位于琼海市大路镇的“世界热带水果之窗”。这里是集世界奇特水果引进选育、示范种植、科普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该园先后从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引进热带新奇特水果400多种,其中150多个品种已试种成功;多种热带水果包括手指柠檬、冰淇淋果、牛奶果、黄晶果、燕窝果等品种,在海南省内示范种植面积达2.5万亩;示范园已发展成世界热带水果观光旅游胜地,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助力海南乡村振兴。老师们边参观边认真观察果树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详细记录蓟马、粉虱和盲蝽等害虫对果实品质造成的影响,同时与园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出谋划策,为存在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园区内的部分热带水果


热带水果被病虫为害


  随后,老师们来到琼海市塔洋镇榴莲蜜种植示范园。榴莲蜜是典型的热带果树之一,特别适宜在海南这样的高温高湿地区种植。老师们在调查中发现,园内部分榴莲蜜长势较差,部分植株在果实采收后没有及时进行修剪和保护,致使果梗处遭受一些病菌侵染,树势变弱甚至整株枯死。老师们根据调查结果,从害虫防治以及果实采后果树修剪及保护等方面,给榴莲蜜种植园管理人员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建议。


榴莲蜜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部分榴莲蜜长势较差


  植保学院“传帮带”系统工程是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发挥老教师的优势,带领青年教师在师德师风、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等各方面工作和实践中,快速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科研实践活动是学院“传帮带”重要形式之一,不仅帮助青年教师掌握生产一线中与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促进科研与教学、与服务地方农业发展相结合。

  本次活动还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青年老师在科研实践中深刻体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意义和要求, 激励青年老师在今后工作中,自觉把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增强创新更好结合起来,强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勇挑重担,担当作为。

(文:李金花

  图:郭技星、林先武

审核:沈秀清、周祥)


责任编辑:王晓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海南大学植保学院各支部牵头组织学院“传帮带”教学科研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