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精彩纷呈

2022-12-06 15:59:22 植保学院

  2022年11月12日上午,由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教育部昆虫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智慧树等联合举办“《普通昆虫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四校在线同步进行。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结合加强一流专业及一流课程建设,组织了10余名青年教师、100多名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在海甸校区3教211多媒体课室参与学习。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教授、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彩万志教授以《昆虫仿生学》为题,进行《普通昆虫学》授课。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为丰富的生物,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些昆虫危害动植物、传播疾病等给人类造成了重大损失;而有些昆虫则通过传粉、吐丝等为人类带来宝贵财富。昆虫不仅与人类社会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联,从文字到语言、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衣食住行到恋爱婚姻......处处都有昆虫的存在与活动。

  彩万志教授从仿生学需要的三个专业理论支撑出发,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及丰富的理论实践知识,着重讲述了昆虫学作为仿生学摇篮的重要意义。首先,彩教授介绍了各类昆虫及其特殊构造,向同学们展示了奇妙的昆虫世界。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仿生学的诞生及发展历史,通过模仿蝴蝶翅色的军事迷彩服、模仿甲虫体壳的建筑结构等实例,介绍了受昆虫启发的仿生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之后,彩教授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知名仿生学研究单位及著名学者,展现了仿生学研究的美好应用前景。


四校师生打破空间限制,共上一堂专业课


彩万志教授讲授《昆虫仿生学》课程


同学们聚精会神听课


  海南大学本次“同步课堂”教学活动由《普通昆虫学》课程负责人吴少英教授、张宝琴副教授等组织。在我校的现场课堂中,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踊跃回答,气氛十分热烈。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贵州大学的同学们跨越千里山水阻隔,借助智慧树平台进入课堂远程互动,在这种新颖的教学技术辅助下,如同身临现场,参与到同一堂课程的教学中,收获新知,启迪心灵。


彩万志教授用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向同学们寄语


  彩万志教授用“莫道雕虫技穷,只缘未入其中”的书法作品作为课堂结束语,告诉同学们,昆虫世界我们还知之甚少,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于仿生学研究,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彩教授三十多年执着于教书育人,以润物无声的点滴付出,把真心奉献给学生。他的师德精神以及对同学们的期望和祝福,令在场的师生们深受感动和启发。



  课程最后,植物保护学院周祥副院长组织同学们与中国农大及其他高校进行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提问,彩教授耐心解答。彩教授渊博的知识和循循善诱的讲解赢得了四校同学阵阵掌声。周祥副院长代表学院真诚感谢彩万志老师对同学们的精彩授课及对我院青年教师的示范教学,并希望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及其他兄弟院校携手奋进,共建高质量一流课程。

  慕课西行,行而不止。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行”号召,让更多的课程加入“慕课西行”这一行列,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助力。


(文:吴少英

 图:叶卫东

审核:沈秀清 周祥)


责任编辑:王晓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教授、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彩万志教授以《昆虫仿生学》为题,进行《普通昆虫学》授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