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抓手 创建“五个强化”工作机制

2023-07-04 15:40:00 植保学院

“党建+”为抓手  创建“五个强化”工作机制

——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案例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进,扎实推进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建设,“五个到位”要求抓好党建,在实践中构建了“党建+”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凝炼形成了“五个强化”党建工作机制,有力推动党建与学院事业发展“一融双高”,在服务学校“双一流”、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研究生党支 2021年获批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2022年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一、落实“五个到位”,推动“五个强化”

学院党委以党建标杆院系建设为契机,以“五个强化”为建设目标及内容,强化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思政工作、强化示范引领、强化科学发展,落实完成党建重点任务;围绕学院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以“党建+”为抓手,“五个强化”工作机制促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学院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推进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化

1.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着力建设团结协作、担当作为,遵规守矩、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和党务干部队伍。坚持每月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1-2次,每月召开一次党支部书记例会。

2.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作风纪律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贯彻“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廉洁自律、遵规守矩、团结协作意识。坚持每月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

3.不断完善和创新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在构建和实践“党建+人才培养、党建+学科建设、党建+科研创新、党建+社会服务、党建+群团建设、党建+科学治理”六位一体“党建+”工作体系基础上,创建了“五个强化”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学院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

(二)强化队伍建设,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和宣传阵地牢固可靠

1.党建引领,着力建设政治硬、素质优、业务强的教职工队伍。结合党内历次专题教育、2022“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各类业务专题培训2022年39次;开展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选拔老师参加校级、省级青年老师教学赛屡获佳绩;启动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大比武“揭榜挂帅”项目。

2.组织开展党务干部系列培训,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重点加强组织管理、党员发展、宣传与意识形态工作、统战工作等专题学习,提升党务队伍业务能力,确保队伍政治素质过硬,阵地牢固可靠

3.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贯彻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的主题党日活动推进发展优秀青年老师加入党组织工作,近两年发展教职工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列为发展对象2名

(三)强化协同育人,推动形成思政工作合力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建立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学校相关单位、地方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形成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育人合力;与书院协同,落实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阵地、网络安全管控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常态化开展教职工思想教育及课程思政等培训;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断优化学院网站和“热带植保”微信公众号建设;营造优良学风,学生考研升学率逐年提升,由2019届的24%提升至2022届51.1%,位居全校前列;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如2018级张重远同学以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发表SCI论文2篇,影响因子分别5.8和3.6)。

3.着力打造具有专业特色三全育人特色品牌思政工作精品,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效应。与中和书院协同,着重建设“植物医院”“无人机植保”等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品牌。“植物医院”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获得海南大学、海南省志愿服务大赛金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四)强化示范引领,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1.巩固和发展支部标准化建设成果促进学院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国家级、省级)及昆虫学系样板党支部(校级)建设工作,研究生党支部2021年荣获省教育厅系统先进党支部;昆虫学系党支部2021、2023年荣获海南大学先进党支部学院党委2022年荣获海南大学先进基层党委

2.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骨干教师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教学、服务地方、师德师风建设及各方面“传帮带”活动中带头做贡献、出成绩。如发表高水平文章、申报科研项目和成果,党员占比 83.9%

3.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做强和做优党建品牌建设。在学院党委统一部署下,各系党支部结合教学科研实践、服务地方等业务,精心组织和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农作物有害生物调查、年轻教师成长传帮带系统工程等品牌系列活动。

4.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开展好植物医院品牌活动,并积极推动“研本”互助,引导本科生考研、进实验室等,促进营造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

(五)强化科学发展,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生态环境

1.学院坚持建设和谐院风,重视文化建设,传承“团结进取、拼搏创新”的植保精神和优良传统切实维护安全稳定,协调推动学校与学院改革、解决师生实际问题。持续建设具有学院文化特色的“年轻教师成长传帮带系统工程”“乡村振兴服务团”“农作物有害生物调查工作组”“植物医院”“植保小蜜蜂”等品牌,培养师生“知农、爱农、强农”的情怀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视发挥工会职能,打造学院工会品牌活动,团结师生,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发展。每年组织开展教职工气排球比赛、新教师座谈会等文化活动。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党建品牌,持续开展青年教师“传帮带”工程系列活动。2022年共开展4次“传帮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政治思想、师德师风、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等各方面素质与能力。

3.建设好“一院一号”校园新媒体建设工程 “热带植保”微信公众号平台。大力宣传服务地方工作、抗疫志愿者事迹、优秀校友风采等,传播正能量提升社会影响力。营造和谐健康、奋发向上的学院氛围,凝心聚力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积极服务海南大学“双一流”海南自贸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

二、实现“五个强化”,稳步推进学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五个强化”机制推进学院发展规划及重点任务,在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等重点工作取得突出成果人才队伍提质增量学科、专业实力增强科研工作成果突出社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一)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学院师资队伍实力增强,国家级人才获得零的突破,拥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达86人次。现有专任教师65人(含外籍教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0%以上40岁以下占比51%;博士学位占比83%;2022年入选中国科协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1人。

(二)学科专业不断发展

学院学科、专业实力增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海南省首批“双百人才团队”1支,海南省院士创新中心2个;省级团队6支。拥有热带农林生物灾害绿色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绿色农用生物制剂创制研究工程中心和儋州入侵生物海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院植物保护学科作为“世界一流学科——作物学” 三个配套学科之一及支撑学科,海南大学动物和植物学科与农业科学相继进入世界ESI前1%。

(三)科研工作成果突出

学院2022年获批各类科研项目共60项,总经费1289.15万元。 共发表期刊论文13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0篇,其中SCI一区31篇,二区29篇;获授权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转化4件,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作价入股)560.0万。2022年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组织申报了海南省外来入侵生物野外观察站(儋州),并通过科技厅评审获优秀。

(四)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农作物有害生物调查工作组,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由各系党支部协同开展活动,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海南自贸港建设学院“乡村振兴服务农作物有害生物调查工作组”近三年累计开展服务地方工作200余次,为贫困村开展技术培训班60余次。

(五)学生培养质量提升近年来本科生考研升学率逐年提升2022年为51.1%研究生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率连年攀升,均超过100%学院以党建、三全育人品牌“植物医院”为支撑,与书院协同共建“植物医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植物医院”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学生专业社团无人机植保团队连续三年蝉联海南省航空模型公开赛“农业无人机任务赛”冠军及多个奖项,海南首个“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校园航空飞行营地”落户学院实践基地。


责任编辑:王晓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案例,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