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第一党支部走进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赋能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
为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践行 “强国行” 专项行动使命,7 月 13 日,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强国行” 团队走进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为2025 年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 “双师型” 教师专业培养培训班(大数据技术)来自30 多所高职院校的81名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 “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师智慧实践” 专题思政课。
党支部书记李涛教授围绕新工科视域下如何借助平台与工具做好课程思政智慧实践展开讲解。他强调,工科教师要兼具 “经师” 与 “人师” 特质,以 “四有” 好老师为标准,践行 “六要” 要求,传承 “横渠四句” 精神内涵,将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信念融入日常教学,为学生树立道德与学识双重标杆。
李涛教授以工科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思政元素融入的关键要点。在“融什么” 上,要挖掘知识点背后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等,比如大数据技术中数据安全知识可融入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思政内涵;在“怎么融”上,可通过集体备课凝聚智慧、设计情景任务让学生体悟价值、引入行业榜样故事激励学生;在“融哪里”上,要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及课堂互动环节,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在智能载体赋能环节,李涛介绍了 AI技术的创新应用:从借助 ChatGPT 等通用大模型,到利用 DeepSeek、智谱心言等针对性模型,为课程思政提供技术支持。依托思政教育一体化资源平台,教师可通过“思政元素库” 快速检索案例,AI 审核系统能保障内容安全并构建思政元素图谱。此外,利用VR 展馆、虚拟仿真技术可拓展教育边界,李涛现场演示了用“扣子”智能体制作工具生成教案的案例,展现科技赋能教育教学的高效便捷。
作为“强国行”专项行动重要实践,此次活动通过与参训教师一起探讨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智慧实践如何开展,特别是关于“经师人师”的论述、“三维融合”的路径以及AI赋能的创新,极具启发性和实操价值,让老师们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可行的操作思路,助力更多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教工第一党支部“强国行”团队开展“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师智慧实践” 专题思政课
党支部书记李涛教授开展讲解,现场气氛热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