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乡村支教领域,感受原始的教学氛围,学习红色文化精神,推动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7月27日,在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爱心桥社团党支部的号召下,党支部成员刘心志,韩晶晶联合医学院志愿者共同组建了“云”端携手,教育“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始了一场对洛阳伊川县草场小学的钉钉线上教学帮扶支教实践活动,本次线上教学主要针对的是二三四年级学生,内容为以“拓展课外知识、了解生活常识”为主的课外素质拓展,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探索兴趣和开拓他们的视野。经过一周的课前准备,团队成员以饱满热情的态度开展每一节课程,精心制作PPT和视频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参与互动,形成了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
图为团队代表刘心志热情的和孩子们打招呼并积极做自我介绍。
和往期的支教不同,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霎时冻结了这个日子所有的热烈欢欣,也打乱了此次暑期支教的节奏。针对此次特殊的情况,爱心桥社团党支部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最终决定此次支教最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钉钉为孩子们进行线上授课,再到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特殊的支教形式没有影响党支部成员们对支教志愿服务的那份热爱,从与对接地交流到拿到学生上课名单,“云”端携手,教育“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所有成员都全身心的投入,认真地筹备前期的准备工作,云之教模式固然会存在一些困难棘手之处,但大家都怀着十足的信心和憧憬,共同携手克服困难,怀着初心砥砺前行。
图为第一节课上,团队成员吴松林为孩子讲述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7月27日上午九点,第一位志愿者吴松林满怀着一腔热血和一颗惴惴不安的新开始了第一次线上授课。虽然无法看到每一个同学可爱的脸庞,但是可以通过文字感受到他们的紧张与期待。吴松林首先热情地向大家自我介绍,但因为时间原因,不能让每一位同学依次介绍自己,便直接进入了此次课程的主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识。这个主题主要从什么是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此次疫情的病例特点、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四个方面展开,对于小孩子来说难免有一些枯燥与乏味,所以在上课之前,老师已经做好了同学们走神、冷场、无人回答的准备,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小孩子的发言既有礼貌,又非常积极活跃。“吴老师好!”“吴老师,冠状病毒是什么?”“吴老师,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呢?”还没等开始讲,一连串的问题便让老师应接不暇。大家的发言都很认真也非常有纪律性,既不嘈杂也不混乱。初次见面,吴松林老师便感受到这些孩子对自己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你好草场村,你好同学们,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精彩物理,趣味实验
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来。”实验是科学的基础,“云”端筑梦,教育“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深知其道。在本次云支教过程中也开展了科技制作课程,通过物理实验更加生动形象地来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理问题和常见的物理现象。这些实验在科学教学的方式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队员们用常见的物品比如易拉罐、吸管、蜡烛等,鼓励学生们做物理小实验。亲手实验能帮助学生学会探索真理的学习方法,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队员们致力于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力求实践的科学素养。让他们从小做起,在实践生活中探寻书本上的知识,以此达成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图为团队成员黎昱良在动手进行趣味物理课堂制作的准备
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授课前专门为孩子们录制科技制作视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更多知识更完美的传授给乡村的孩子们,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物理知识,让孩子们学会如何以物理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用他们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云”端筑梦,教育“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提前一周就做好了充分的备课,图文并茂,精心剪辑制作了有趣的学习视频。相信这些视频可以帮助这些孩子们更好的了解物理方面的知识,让他们燃起对物理的兴趣,同时也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交心互动,护航追梦
图为上课时孩子们在认真听讲。
课堂上,同学们用事先准备好的纸和笔画出革命烈士陵园的结构与基本轮廓,在老师的耐心描述下,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慢慢勾勒出略显生疏的线条,在无瑕的白纸上绘画出儿童无限的想象力。在分享作品时,发现同学们画的样子可谓“千奇百怪,各有千秋”。这一过程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烈士陵园的认识,有利于培养革命情怀和爱国精神。在课堂的互动连麦过程中,课堂接近尾声。最后,同学们一声声的“老师再见,老师辛苦了”,让老师感受到这个夏日最温暖的童心,愿意为他们护航追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