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启新程 专业导航明方向——信息工程学院“双带头”工作室为2025级新生开讲入学第一课

金秋九月,萌新启航。为帮助2025级新生快速融入专业学习、明晰发展路径,信息工程学院教职工第二支部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与专业优势,面向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网络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区块链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七大专业新生,分场次开展入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从专业认知、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及政策解读四个维度送上精准导航。

本次系列讲座由工作室牵头,联合各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建宣讲团队,实现“一专业一方案”的精准施教。在专业认知环节,各主讲教师结合行业前沿与教研成果,系统解读专业特色、核心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网络工程技术专业聚焦5G、ICT等数字基础设施技术,阐明专业在工业自动化等场景中的支撑作用;人工智能技术专业通过典型应用案例,解析算法与数据思维的核心素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则展示实训设备与教研成果,帮助新生建立专业具象认知。

针对“如何学好专业”的核心疑问,宣讲团队在学业规划板块给出明确路径。教师们强调,大一需筑牢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基础课程根基,避免知识碎片化;大二应结合兴趣尝试项目实践,如软件工程技术专业可参与代码开发实战,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可动手搭建简易感知系统;大三则需针对性参与竞赛或实习,通过“做中学”锤炼专业能力。同时提醒新生,课堂学习之外,需主动钻研主流框架、云服务等实用技术,为长远发展蓄力。

在职业生涯规划环节,教师们结合行业特点拆解发展方向: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专业可深耕运维、技术支持领域;区块链工程技术专业可关注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等应用场景;软件工程技术专业则有前端开发、后端架构等多元选择。针对不同职业赛道,教师们建议尽早明确方向,通过GitHub积累项目经验、考取行业认证(如华为ICT认证)提升竞争力,并注重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避免局限于“纯技术”身份。
活动最后,工作室成员重点解读《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梳理政策性岗位(三支一扶、选调生等)、自主创业扶持、灵活就业保障等关键政策,介绍就业手续办理、档案转递、就业信息获取等实用服务,并提示升学、考公考编等不同发展路径的准备要点,帮助新生用好政策资源规划未来。
此次入学第一课是“双带头人”工作室推动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精准化指导为新生扣好专业学习“第一粒扣子”。新生们纷纷表示,对专业认知更清晰、学习目标更明确、职业方向更笃定。未来,信息工程学院教职工第二支部将持续以工作室为平台,深化“三全育人”成效,助力学子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