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实践沃土 践行育人初心 ——记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教师肖文君连续四年投身“三下乡”育人实践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党支部党员教师、电气教研室主任肖文君再一次带领学生踏上“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程。这已是她连续第四年深入乡村、社区,将专业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中,诠释一名共产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一、以“三下乡”为实践载体,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堂”
肖文君始终坚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能力的锤炼”。她将“三下乡”活动视为延伸专业教学、深化思政育人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电气专业技术特点,组织学生为当地村民检修电路、维护电器设备、普及安全用电知识。烈日下,她亲手示范、耐心讲解;农户家,她带领学生排查隐患、解决难题。这个过程,不仅是《电气控制技术》《电工实训》等课程知识的现场应用,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和“社会责任课”。学生们在服务中理解了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在实践中体悟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奉献中坚定了技能报国的信念,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二、以“教研融合”为育人基石,推动“实践反哺教学”
作为电气教研室主任和专业骨干教师,肖文君主持及参与多项省级、院级课题,拥有丰富的专利和科研成果。她善于将“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技术问题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将乡村电气化需求、设备故障排查实例融入《综合强化实训》课程设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这种“教学-科研-实践”的闭环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她所指导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便是明证。
三、以“党员身份”为行动旗帜,彰显“师者担当”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肖文君老师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四年来,她坚持带队下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仅指导学生专业技能,更关注学生的思想成长,在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深知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三下乡”正是她深入了解基层需求、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渠道。她的行动,生动展现了一名党员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甘于奉献的先锋模范形象。

四、以“持续耕耘”结“育人硕果”,践行“初心使命”
连续四年的坚守,肖文君老师将“三下乡”从一项短期活动变成了一个长期的育人品牌项目。她的付出,不仅体现在修好的电器、明亮的灯光和村民的笑容里,更深刻烙印在学生们的成长成才轨迹中。她培养的学生,不仅技能过硬,更具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肖文君老师用行动证明,职业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在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绽放青春光彩。
肖文君老师是机电工程系党支部的优秀党员,更是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教师队伍的优秀代表,她的育人实践充分体现了学院“厚德强技、笃行致远”的育人理念。她扎根实践沃土,用心用情用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我们书写了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的生动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