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3月29日晚,豪迈的革命誓言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久久回荡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学术大讲堂。改版升级后的原创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再现华园舞台,于27-29日连续公演三场,将甲工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魂魄和追求民族振兴的红色基因,以及青年革命志士为了心中盛世而英勇无畏、敢想敢做、拼搏奋斗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学校党委副书记陶韶菁,党委组织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在演出前分别讲授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主题微党课。
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连续公演三场
陶韶菁在讲授中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了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和青年学子们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重要历史节点。她表示,个人的志向一旦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理想就获得了张力,格局与气度就得到了拓展,人生的价值就拥有了无限可能。
陶韶菁强调,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是回归初心,是珍惜现在,更是为了开创未来。她希望青年学子要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传承一代代青年人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拼搏奋斗的精神,以青春之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山河壮美,国泰民安,愿此盛世如你我所愿”。
演出剧照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华南理工大学用英雄人物、身边榜样的伟大精神,为青年师生提供丰厚精神滋养,多措并举开展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主题党日(团日)、“党史故事汇”等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此次公演的原创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有效地将党史国史教育与校史校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将话剧表演与舞蹈手段、多媒体全景式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突破了传统表现形式,提升了沉浸式体验。
特别是在话剧结尾融入演员与观众的共同宣誓,一声声口号震耳欲聋,一句句箴言铿锵有力,让话剧作品所凝练的爱党情怀、爱国主义内涵得以升华,使得话剧演绎不仅成为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追溯华园百年红色密码的一次微党课,更是给在校师生上了一堂兼具认识高度和思想深度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演出剧照
每场演出结束时,现场观众眼含泪光,与演员一起久久沉浸在那段悲壮的历史中。周文雍的扮演者、体育学院学生叶峻羽表示,“与时空之外的另外一个自己对话,收获友谊也收获成长,更找到自己站在舞台上的意义:以自己的方式致敬百年前的革命先烈,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段光辉的历史激发由衷的爱国之情!”参演学生、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一杰意犹未尽地说:“希望走出剧场后,可以走进历史,走进广州起义纪念馆、农讲所、中共‘三大’会址,去看历史里面那些眼里带着光的人”。
共同宣誓
团省委、广州市委宣传部、学校相关部处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近3000名师生观看了演出。(图文/校团委 学生记者 邓泽深)
附:背景资料
一、历史背景
1918年1月,广东省政府在晚清所设的“广东工艺局”中附设工业学校,1918年8月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甲工”;1924年改称广东省立专门学校,1930年再改称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工专)。1952年,工专并入华南工学院办学阵营,“甲工”也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可追溯到的最早办学源头。
自五四运动开始,甲工以及后来的工专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如杨匏安、阮啸仙、周文雍、刘尔崧、周其鉴、张善铭、黄学增等。他们作为中共早期党员或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在广东省五四运动和广东省工农运动中,担当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他们参与缔造广东党组织的基础,投身党的事业;冲锋在前,为广大工农群众的翻身解放慷慨赴难,壮烈捐躯,“红色甲工”便由此而来。
二、剧情简介
1927年,为了反抗“四·一五”反革命政变,甲工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带领工农大众武装起义,其中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是周文雍。他与陈铁军同志在革命中假扮夫妻,与敌人斗智斗勇,在释放被捕工人的游行中,为了掩护其他人不幸被捕。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坚贞不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将埋藏在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了革命者的婚礼,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三、经典台词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现在我们要结婚了,让这刑场作为我们结婚的礼堂!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