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党建与业务齐精进”系列活动的第四期学习讲座顺利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魏传光应邀作主题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主办,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部分新提任中层干部、组织统战党支部党员和基础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会。
魏传光教授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按照“历史逻辑-世界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顺序进行阐述。
首先,魏传光教授从历史逻辑的维度介绍了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主要历程。他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其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则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其次,魏传光教授从世界逻辑的维度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与世界。他指出,现代化是必选题;现代化具有普遍性规律;现代化具有特殊性。同时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具有应当“中国式”的理由。
再次,魏传光教授从理论逻辑的维度阐明了现代化的五个“中国式”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最后,魏传光教授从实践逻辑的维度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推进的实践要点。坚持走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法治轨道;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彰显人民底色;坚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坚决坚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底线思维;明确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必然要求;意识到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关键所在。
教育部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王晓丽作总结发言。她表示,魏教授的报告逻辑严密、系统深入。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四个逻辑所进行的系统梳理,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很多思想启发,也为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提供了诸多思考。与会的师生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主题有更清晰的认识,今后将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入脑入心,学深悟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