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传播中国国粹太极拳,弘扬中华武术,活跃校园传统文化气氛,我院研究生党支部于上学期陆续开展第七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本次艺术节主题为“武动太极 赓续文脉”。
青萍微澜 缘起课堂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从诞生到现在整整经历了近400年的风风雨雨,完成了从“家传武术绝学”到“世界文化瑰宝”的华丽转身。在我院开设的《中华才艺与展示》课上,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们跟随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刘蓝蓝老师修习太极剑,在一招一式中,深切领略了太极刚柔并济、谦和圆融的精神内核。于是,诞生了第七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的主题“武动太极,赓续文脉”。
十一国庆节后,在刘蓝蓝老师的引荐下,文法学院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法律三个专业的64名硕士研究生自由结合为7个组,走出校园,分批次前往焦作市人民公园向资深陈氏太极拳师拜师学艺,通过晨练习武感悟太极文化。
继往开来极
勇于创新
强国有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法人责无旁贷,7组研究生每日清晨赴焦作市人民公园跟随拳师,分别修习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太极剑、太极刀等融合实用及美观于一体的武术技艺。他们结合专业特长,在扎实的修习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创新,编创出7个融合观赏性与艺术性、深富文化意蕴的创意太极作品。
武韵太极组
武韵太极组将柔和的太极拳法与坚韧有力的太极刀法相结合,展现出了太极的刚柔相济。
书韵太极组
书韵太极组用舞者毛笔表达太极神韵,二者相互贯通达到太极书法合一,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太极球组
太极球组演绎的《大鱼》,用摇曳的身姿灵活的展现鱼儿在太极拳式之中遨游,松软沉稳的形势犹如载重之船,展现沉、柔、韧之力。
朗诵组
朗诵组通过朗诵和太极剑的结合,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太极所蕴含的阴阳平衡、温和刚健、无极而太极等思想。
合唱组
合唱组以热血沸腾、澎湃高昂的流行歌曲融合整齐划一的扇子舞,传统太极文化与昂扬活力的形式互相激荡,碰撞出耳目一新的火花。
舞蹈组
舞蹈组《一清一念舞太极》将中国传统太极文化和中国古典舞结合,跟随舞蹈的旋律和婉转的歌声,以拳和舞的融合提供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太极扇组
太极扇组《(琵琶行)》中舞者们携扇款款走来,窈窕身影,刚柔相济,一瞥惊鸿。
薪火相传 赓续文脉
12月2日,文法学院第七届传统文化艺术节成果展出在焦作市典礼学书博物馆拉开序幕,研究生们一袭古雅素裳衣袂飘飘,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引得博物馆游客驻足观看,并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展出成功结束后,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学们参观游览了典礼学书匾额博物馆,徜徉在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老照片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国家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直到新时代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和英雄人物事迹;在匾额馆,“诗书执礼”“耕读传家”“天道酬勤”“儒术天心”“公正廉明”,一方方匾额凝聚了中华人文要义,展示了“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化”,蕴藏在其中的家风文化、红色文化、经典国学、书法艺术,使同学们受到了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
本次活动在丰富研究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升了其创新实践能力,为适应新时代学科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研究生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了研究生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推动文明校园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