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带头人”的强国担当:带病驱车430公里,他为北方鸽业振兴赋能
3月25日下午4点15分,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室里,刚结束课程的郭良兴教授声音沙哑、额头滚烫——一场突如其来的重感冒让他几乎说不出话。但4小时后,他仍带着药片和课件,与团队成员跨越430公里,星夜抵达河北辛集。
“预约过的会议,再难也要去!”作为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郭良兴的这次“逆行”,不仅是一场跨越山河的技术服务奔赴,更诠释了新时代党员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

图1 郭良兴教授河北鸽业大会
一、“双带头人”的“强国行”足迹:从实验室到养殖场的430公里
2024年,郭良兴始终践行“党建+科技服务”双融合模式,带领畜禽无抗技术推广服务团启动“强国行”专项行动,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组建“教授党员+企业专家”服务队,与焦作、清丰等地养殖户结对帮扶;针对北方鸽业沙门氏杆菌病高发痛点,研发非特异免疫健康养殖体系;在豫北中信鸽业驻扎3个月,通过饮水净化、环境调控等技术改造,助其乳鸽死亡率从30%降至5%,年收益提升超200%。
“支部强不强,要看能否带群众闯过‘娄山关’。”郭良兴的笔记本上,这句话被重重划了红线。
二、沙哑课堂与“陪伴式服务”:一场跨越生病的科技接力
3月26日上午9:40,鸽业发展大会现场,吞下退烧药的郭良兴立即开讲。屏幕上“非特异免疫四层次”的课件,背后是服务团500天的坚守,实现了破局沙门氏杆菌的目标。采集100份样本,锁定冬季通风不足、饲料搅拌不均匀、水线污染等根源,迎合了精准溯源的要求;每周100PPM二氧化氯浸泡饮水系统,建立正压保温通风,实现了技术赋能的目标;实时电话和视频咨询,兑现了长效护航的诺言。

图2 郭良兴教授讲提升非特异免疫健康养殖肉种鸽
“郭教授发着烧还在讲技术细节,这才是真‘陪伴’!”参会养殖户感慨。这场“带病上阵”的演讲,恰是高校“双带头人”将科技服务做到“最后一公里”的生动注解。
三、从“山河四省”到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书写“强国答卷”
本次大会发布的《北方鸽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中,“高校科技服务”被列为关键技术支撑。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推广无抗养殖技术,预计3年内降低抗生素使用量40%;人才下沉生产一线,依托“强国行”专项行动,组建多支高校-企业联合服务队;模式助推产业升级,打造“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营模式,带动2000户养殖户增收。
正如郭良兴所言:“作为党员科技工作者,我们的战场不仅在实验室,更在需要技术的每一个养殖场。”
从带病奔赴会场的执着,到扎根一线的500多个日夜,郭良兴教授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双带头人”的先锋本色——党建红心引领技术匠心,把科技服务的温度传递到乡村全面振兴的最前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