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科技赋能 产教融合助力振兴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强国行” 专项行动团队开启服务水禽产业新篇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征程中,高校力量不可或缺。4月27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技术培训在河北维尔利集团生产基地火热开展。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郭良兴教授受邀为维尔利集团旗下普德营养公司带来“精准激活免疫通路 高效养殖水禽” 技术培训,来自河北、山东的20名水禽龙头企业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同探寻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也拉开了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强国行”专项活动的精彩序幕 。
图1 强国行维尔利集团培训人员合影
党建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直击养殖难题
作为高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郭良兴教授始终牢记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当前,合同肉鸭养殖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病毒病频发,烈性禽流感、呼肠孤病、黄病毒肆意侵袭;细菌性鸭疫里氏杆菌病泛滥成灾;通风系统的不完善更是导致早期高湿病害多发。面对这些痛点,郭良兴教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系统解析了非特异免疫网络调控机理。基于其主持的《新城疫弱毒疫苗促进畜禽非特异免疫网络应答研究》科技攻关成果,创新提出“430肉鸭高效无抗养殖模式”。该模式构建起 “前4日病毒净化+30日肠道非特异免疫激活+30项精细管控” 的技术体系,为养殖户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解决方案,用科技力量破解养殖困境。
创新四维技术体系,重塑产业发展标准
在长达 4 个半小时的授课过程中,郭良兴教授运用BOPPPS 授课方式,从分子机制逐步深入到生产实践,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免疫通路靶向调控:精准锁定TLR4/MyD88/NF-κB等关键信号通路,制定出低聚壳聚糖肽激活增效方案,为肉鸭的免疫防护筑牢坚实屏障。生物安全治理:研发“3+3+6”净化方案消毒,有效解决大棚养鸭环境治病微生物带来的疫病风险,为肉鸭创造健康的生长环境。动态监测预警:构建鸭舍墙壁、网床、料塔等关键治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实现疫病的精准消杀,让养殖户能够及时掌握肉鸭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数字管控模型:制定温度、湿度、通风量等 30 项标准化参数阈值,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养殖过程的精准管理,推动水禽养殖向标准化、科学化迈进 。
图2 郭良兴教授讲述非特异免疫
产教融合硕果累累,校企协同培育人才
自2023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与维尔利集团共建产教融合联盟以来,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动物科学专业“维尔利班”采用“理论-实践-研发”三阶培养模式,已为行业培养20多名复合型人才。在本次培训中,企业方分享了令人振奋的数据:应用“430模式”后,试验场肉鸭成活率提升至98.5%,单只养殖效益突破2.5元,棚舍改造成本降低40%。这一系列成果充分彰显了产教融合的强大力量,也为水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践行使命担当,支部筑牢战斗堡垒
“作为‘双带头人’,既要当好党建‘领头雁’,更要做强产业‘智囊团’。”郭良兴教授坚定地表示。动物科技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将持续推进“党建+科技服务”品牌建设,计划在年内组建多支党员技术突击队,针对黄河流域畜禽养殖密集区开展 “一企一策”技术帮扶,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强国、农业强国的使命担当。
此次“强国行”专项活动成效显著,已促成动物科技学院与普德营养3项校企联合攻关项目立项。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党委将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榜样引领,全力打造产教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原样板”,在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书写高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科技赋能的精彩篇章,为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高校智慧与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