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下海南 “科技良方”强鹅鸽 ——动物科技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强国行”团队助力海南鹅学
为贯彻科技强农、人才振兴的部署,推进畜禽产业提质增效,近日,动物科技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郭良兴教授带领“强国行”团队奔赴海南一线,围绕鹅和肉鸽两大优势产业,开展现场巡诊、解剖教学、工艺优化与系统解决方案输出。
海南永灵技术服务部及鸽业服务
到场问诊:从“风”“气”“水”入手,抓住呼吸道与生物安全要害。22日上午,郭教授在黄衍旭总经理的公司调研。该场单批出栏3000—4000只,存栏约5万只,饲养种鹅5000只,近期鹅群频发气囊炎、心包炎和肝周炎等呼吸道相关问题。郭博士问诊后指出,慢呼“去不了根”的顽固性,根本诱因为舍内通风组织不合理,建议使用“3031方案”,优化通风气路与保温隔热,叠加生物安全“圈防”,在确诊细菌合并感染时短程、精准配伍抗菌治疗,同时开展周期性净化保健。
教学解剖:把“病理学”讲到肉眼可见,把“免疫学”落到针头准确。22日中午,服务团在黄厚锦店开展现场教学解剖。针对个别小鹅、小鸭出现“侧翻、肚朝天”等神经症状,郭教授通过颈部解剖发现油乳剂疫苗注射点位错误,明确给出标准操作要点,教学演示外周免疫器官哈德氏腺的三刀减除解剖法,并演示鉴别热应激与副黏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建议以净化黏膜—稳态调控—针对性抗菌为主线的组合治疗方案。
走进肉鸽:以“风水”为纲,系统重塑通风与水线,向少抗/无抗稳步迈进。22日下午,在苏文攀店长陪同下,服务团来到陈开伟总经理的肉鸽场。围绕“减抗、无抗养殖”的目标,郭博士以“风”“水”为纲,提出系统化改进路径,建议构建局域正压、保温隔热、正压换气的通风系统,以标准水处理为主探索包括磁化装置在内的辅助手段,在饮水中添加调节肠道菌群与保护黏膜的功能性制剂。还提出,料槽远端加U型不锈钢、近端设挡料板,饮水小碗改为小漏斗,屋顶隔热板与排气系统优化,孵化房加装空调并采用适配性更好的孵化设备等。
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打造“可验证”的科技赋能样板。 此次“强国行”,服务团确立了生物安全与环境控制为底座、免疫程序与规范操作为支点、净化保健与精准用药为抓手等三条主线,下一步,将会同企业与地方部门建立鹅与肉鸽“健康养殖—精准净化—效益提升”示范点,发布通风与水线改造指南、疫苗注射与解剖快检SOP包、热应激与副黏病快速鉴别图谱,推动数据化管理,建立发病率、料肉比、死淘率、药物使用强度(DDDvet)等关键指标的连续监测,做到“看得见的改进、算得清的效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