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广东行”成果展示:从荒山到香云纱!华南农大专家深入广西玉林调研为博白解锁蚕桑全产业链密码

发布时间:2025-04-30 10:37:48

4月17日至19日,应博白县农业农村局之邀,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兼岗位科学家刘吉平,深入玉林市博白县、兴业县、玉州区等地开展调研。此次调研围绕博白县政府发展全产业链蚕丝业项目进行全面考察,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及基层农技推广单位共同探讨蚕丝业发展路径,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县委常委、副县长卢山,玉林市蚕业推广站站长商本庆陪同调研。

1

现场考察

刘吉平教授在蚕桑领域成就显著,不仅是国家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专家,也是广东省农技协专家库高级专家,此次调研肩负着为博白县蚕桑产业开拓新局面的重任。

抵达博白后,刘吉平首先与县政府分管农业领导、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以及中博集团、广西南流湾酒业有限公司、桂牛等当地蚕桑产业相关企业代表等进行座谈。座谈会上,刘吉平以“博白县发展蚕桑产业的可行性探讨”为主题作专题报告,从全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广西蚕丝业“十四五的蚕业规划布局与相关政策、博白发展蚕丝全产业链的市场前景、技术支撑及其产业布局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博白县发展全产业链蚕丝业的潜力与方向,为与会者带来全新的思路与启发。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各方就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交流看法,达成多项共识。

座谈会后,刘吉平前往旺茂镇和菱角镇仔细察看地形、地貌、地质状况,了解当地水文气候条件。在田间地头,他与村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对发展蚕桑产业的想法,耐心解答疑问。村民们积极分享当地的种植经验和土地利用情况,为后续产业规划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2

企业调研

4月18日,调研团队来到博白新生态纺织产业园,重点考察香云纱加工和印染车间,深入了解丝绸深加工环节的工艺流程、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刘吉平指出,完善的下游加工产业是全产业链蚕丝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博白县应结合自身土地和人力资源优势,在提升丝绸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丝绸产品和品牌。

在广西桂牛水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刘吉平对该公司的水牛小镇生态桑蚕养殖、香云纱产业示范基地等建设项目进行考察。他一边查看果桑的生长状况,一边向企业负责人、头雁学员卢庆平传授果桑科学管护方法,从修剪枝叶、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到合理采摘时间、经营策略等方面进行细致指导。刘吉平强调,果桑种植不仅要注重产量,更要关注品质和多元化利用。通过与文旅项目和生态养水牛等的结合,利用桑叶桑枝作为水牛健康饲料,开发桑葚采摘、桑椹水牛奶、桑果+等特色水牛奶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生态蚕桑和水牛养殖产业的综合效益。

3

企业基地调研

随后,刘吉平前往兴业蚕种场调研,与企业负责人石日明就广西种业发展现状展开深入座谈,双方分享对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与传统蚕桑发展关系的看法。刘吉平认为,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是未来蚕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传统蚕桑模式也有其独特优势,二者应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广西蚕业的现代化转型。

4

蚕业推广站调研

调研行程的最后一站是玉林蚕业推广站。刘吉平与蚕业站领导班子及技术骨干进行了交流,围绕玉林市蚕种业发展现状与挑战展开热烈讨论。他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蚕种业的技术创新、品种选育、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鼓励技术人员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蚕业科技水平,为地方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5

座谈交流

此次广西玉林的蚕桑调研工作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涵盖了从产业规划研讨、实地考察、企业指导到种业发展交流等多个环节。刘吉平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当地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导。此次调研成果将为博白县制定科学合理的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易辉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蚕丝科学系教工党支部刘吉平教授深入广西玉林等地开展调研,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