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being,简称SWB)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特点。目前,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多,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农民,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研究领域也主要是集中在性别,人际关系,人格特征。
就业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就业压力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而主观幸福感正是衡量大学生心里健康状况和心理质量的主要参数。如何更好的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高等学校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随着就业难问题的不断突出,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重视技术轻视学历,偏爱专科冷落本科。很多高分考生宁愿选择专业性较强的专科,也不愿选择本科,因为专科更能迎合市场的需求。
2、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16届长沙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还是在制造业,其次是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几大行业。
3、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就业情况也出现了就业不同的现象。许多学校都表明,工科专业就业情况比文科专业的就业情况好很多。
4、就业呈现性别差异
应届大学生就业呈现了十分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就业难度要远远低于女生,所谓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不是说女大学生不能找到工作,而是指与同专业同时找工作的男生相比,女生择业时间相对较长、工作单位相对较差。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主观原因
大学毕业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就业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大部分的毕业生趋向于好高骛远,都希望能够在大城市就业或者只想去都想去大单位工作。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以城市为重的特点,高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十分明显;家庭因素产生就业难,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受到高教育应该有薪资高的工作,这样的因素也带来就是择业观错位的问题。
2、客观原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多,劳动力供过于求;造成就业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社会就业环境不公平,靠关系就业;在就业岗位小幅度增长甚至局部萎缩的背景下,高校扩招势必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各种影响
1、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容易导致心理挫伤和应激行为
现在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着很高的期望,然而当期望和现实有矛盾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一旦被某一外力影响,很容易做出一些缺乏理智的过激行为。
2、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和消费心理,可能引发新一轮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
四、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措施
1、高校要依据市场办学,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具有实用性
高校必须持续关注不断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要进行广泛市场调研,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合理有效的预测,调整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根据社会需求大力发展特色专业。
(2)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
应根据教育合作化的趋势,加强高校之前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合格大学生。
(3)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
高校要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帮助毕业对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制定合理的择业方向。同时,要拓宽就业渠道,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择业平台。
(4)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5)学校要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咨询和指导
做好深入细致的疏导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面临压力时能适当地缓解压力。其次,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规划,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2、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
大学毕业生要把自己成功“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是关键。要充实完善自身所学知识。按照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需要,将已学知识灵活运用、交叉融合,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做个真正的合格人才。
(2)加强社会实践
(3)正确就业定位
当前大学生求职就业应当根据现实情况正确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况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该看中工作环境和工资薪酬,要对自身就业有正确定位,在合适的岗位发光发热,实现自身价值。
(4)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
当前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招聘会、网上招聘、学校就业咨询等途径,根据自身定位寻找适合自己就业岗位,并且珍惜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5)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应该适时进行调整,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大学生应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只是能够合理运用,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
(2)要加强人才储备
3、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大学生就业信息,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大学生就业资源共享。
(作者: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党支部 副教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