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铸师魂,育人承匠心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发育系党支开展科学家精神与师德建设专题活动
2025年9月13日晚,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发育系党支部组织教师党员,在芙蓉国剧场集中观看了湖南师范大学原创话剧《天地鱼歌》。该剧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鱼类繁殖生理学家刘筠的科研和教育事迹为原型,通过细腻的舞台叙事再现其数十年如一日致力鱼类遗传育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感人历程。观剧结束后,党员师生深受触动,反响热烈。为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推动精神引领,党支部于9月14日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围绕话剧所展现的科学家精神、师德师风建设与党员责任担当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少军院士主持。
刘少军院士提出:“《天地鱼歌》不仅是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大成果,也是团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党支部应继续坚持“顶天立地”的理念,既要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地方产业创新,也要做好基础前沿研究,形成完整产业链” 。
与会党员一致认为,《天地鱼歌》不仅是一部高水平艺术剧目,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现实思政课”和“师德实践课”。张纯表示:“话剧生动鲜活的创新传承了刘筠先生面对科研难题时的坚守、心系人民温饱的初心、以及甘坐冷板凳的科研态度,深刻诠释了科学家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陶敏谈到:“刘筠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更以潜心育人、扶掖后学、淡泊名利的师者风范,为当代高校教师树立了榜样,也为遗传发育系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宝贵素材”。
作为从事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与教学的一线单位,遗传发育系许多教师的研究方向与剧中表现的鱼类遗传育种工作高度相关。观看话剧后,大家倍感亲切,也更觉责任重大。罗凯坤说:“刘筠院士一生‘为鱼奔走’,他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自觉聚焦国家种业振兴、粮食安全等重大战略,将个人研究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禹琪芳认为:“应进一步挖掘科学大师事迹中的育人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研究生培养及团队文化建设中,引导青年学子树立科技报国远大理想”。李胜男等老师还提议,今后可以组织更多形式的观影、座谈与实地研学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生活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同时,与会者也结合舞台剧创作中的“精益求精”——如表述严谨、节奏优化、情节聚焦、科学道具运用等讨论,倡议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同样注重细节打磨和过程管理,弘扬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
刘少军院士最后表示:“《天地鱼歌》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架起了一座沟通“科研故事”与“大众认知”的桥梁。感谢演职人员的精心准备与打磨,我们团队将高度重视这一话剧,进一步加强与剧组团队的沟通,不断完善剧本,力争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
未来,遗传发育系党支部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凝聚发展合力,引导全体教师聚焦国家生物育种重大需求,在鱼类遗传发育、种质创制等方向上持续发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党支部也将积极借鉴舞台剧团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支持本学科科普创作与科学文化传播,结合实验室文化开发更多研学资源与实物模型,推动形成更完整的产学研融合链条。同时,以此次观剧讨论为契机,常态化开展师德涵养和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积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水平高超、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团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