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强国行”专项行动丨融合筑基,砥砺笃行化学强国

发布时间:2025-03-12 13:37:26


基本情况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教工党支部(以下简称“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现有党员22名,正高职1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省部级人才6人,均有博士学位。

工作概况

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党建引领、强化基础、突出特色、服务战略”工作思路,以实际行动把报国之志融入党和国家的教育科研事业,先后入选重庆大学、重庆市、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01 党建引领

党支部依托“双带头人”工作室,用好“红岩精神”“三线精神”等红色资源,创建基于知识图谱的线上智慧互动学习平台,与新疆大学、重庆第二师范等兄弟院校支部共建线上微党课资源,线上线下互补,高效串联碎片化学习时间。

图1

02 强化基础

党支部发挥支部书记领头作用,加强青年支委长效培养,组成以支委为核心的“头雁方阵”,做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增强支部凝聚力。成立化学系师生联合党支部,加强师风学风建设,守牢底线红线,推动教师与学生并肩成长。

图2

03 突出特色

党支部突出党建赋能“化学化工+”学科发展特色,支委担任课程群团队牵头人,构建以课程群为骨架的分类分层次课程体系;组建课程思政团队,融入专业知识图谱及线上课程资源建设。

图3

聚力“有组织产科教”,开展跨院跨校专题组织生活。近年来,获国家级课程4门,省部级课程7门,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图4

化学系发表CNS正刊及子刊论文10余篇/年,多项技术获企业应用转化,孵化“国高新”企业1家,化学学科排名进入ESI前千分之一。

图5

04 服务战略

依托“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平台,推动“党建+”与课程思政、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服务国家“化学能源”战略需求。

图6

下一步行动计划

第一年度

全面启动、统筹规划

建设目标

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抓好党建主责主业,走出去引回来,创新支部联建与业务融合特色工作机制。

建设举措

1坚持“一个引领”,充分利用“三线精神”“红岩精神”等红色资源,不断强化政治统领和行动引领。

2创新“两线互补”,基于思政知识图谱线上线下互补学习,打造线上智慧互动学习平台。

3开展“三联三促”,“双带头人”工作室骨干带头提升思政工作质量,联动党员教师促进“党建与业务”双优成长,联系青年教师与学生促进并肩成长,联合跨地跨校师生党支部促进融入西部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4实现“四个融合”,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产教融合育人平台,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实现与育人育才、课程思政、科学研究、服务管理等工作深度融合。

5兼顾“五维协同”,构建“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支部党员-骨干教师-师生群众”五维协同的工作机制,带动各项工作高质量落地见效。

第二年度

夯实基础、分步实施

建设目标

聚焦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丰富线上线下平台学习内容,细化工作机制,依托“党建+”模式,提升“强国行”工作质量,促进事业发展。

建设举措

1完善线上学习平台中“经典学习”“立德树人”“与时俱进”“答题自测”等模块建设

2构建多模块梯度化课程体系

3推进同川渝地方园区以及云、贵、新疆等地区高校的思政实践育人基地联合建设、课程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

4探索引领开展“0-1”与“1-10”相结合的跨地跨校有组织科研

第三年度

总结凝练、示范引领

建设目标

持续推动总体目标建设,挖掘优秀案例、凝练工作经验、形成建设成果,提升“双带头人”工作室品牌影响力。

建设举措

1形成党建和业务“头雁梯队”

2挖掘凝练课程思政、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方面的“党建+”优秀案例及工作经验

3形成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的工作室“强国行”经验成效报告

4汇编工作室创新工作手册

5总结一套具有支部特色的党建业务融合工作机制

6打造特色“双带头人”工作室品牌


责任编辑:何巧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化学系支部秉承“党建引领、强化基础、突出特色、服务战略”工作思路,以实际行动把报国之志融入党和国家的教育科研事业。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