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全国样板支部建设阶段性成效

2021-10-22 09:24:49 陈思颖

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获评第二批全国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来,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努力做到规定动作做精准,特色动作有亮点,党建品牌有特色。支部对标“七个有力”的标准要求,提出“3-6-1”党建工作创新模式,通过三个“创新抓手”,实施六条“关键举措”,着力打造一个“党建”、“育人”、“科研”三位一体的“双融互促型”学习共同体,以党建引领教学和科研,以育人和科研成绩提升党建水平。

在具体举措方面,支部以“党建领航,培育新人”为抓手,在思政育人方面,支部结合学院学科建设、英语师范专业认证和培养方案修订等重点工作,开展专业课程“育人对标”活动,以“讲好中国故事,育好时代新人”为主线,多次利用支部的主题学习日活动由经验丰富的党员进行“课程思政”的经验分享,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年轻教师加入“课程思政”的建设团队,着力打造“课程思政”的学习共同体。在建设成效方面,支部骆蓉老师团队的《英美文化》课程去年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新进完成的文化慕课《风从东方来:今日中国概况》在中国慕课平台及海外多家学习平台上线,全球学习人数10万人。目前支部每位党员已主持参与一个课程思政项目或正在建设一门高质量的思政课程,将课程思政从文化类课程向文学类和语言学类等专业课程拓展,实现了“课程思政”的全员参与和全员覆盖。

支部始终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育人品牌,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创设GOT 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工作室。每学期选派多名党员,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特点,举办GOT涯规划讲座交流活动,指导学生做好自我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发展深造等活动,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学生的生涯教育。同时,支部还充分利用现有学科平台和育人品牌,如“宏学大讲堂”、“党员先锋岗”、“菁烁计划”、“4U 志愿者”、“外语村”、“丝路课堂”等,致力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多层次多角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在迎接建100周年的活动中,支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发挥样板支部的引领辐射作用,面向学院全体学生开展了“学史明志,师生共学党史”的党史辅导系列活动。支部全体党员与学院英语专业所有班级进行一对一结对,深入班级为学生进行党史辅导,引导学生做好以“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为主题的“每日一讲”活动。支部每位党员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从不同角度与学生们一起学党史、悟思想。支部书记杨大然为翻181举办了以《语言的力量—谈群众语言在我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翻译策略》为题的辅导讲座,系统总结了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直白简单、富有生活气息的群众语言,深刻阐明了党的群众语言对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翻译专业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党的群众语言的翻译策略。陈敏老师结合专业特色,利用其建设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向同学们推送了新华社“全球百位政党领袖谈百年中国共产党”系列节目中对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的采访视频,通过实例说明了为何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获得的人民满意率高居世界前列。此外,支部多位党员还通过讲述陈望道、陈赓、邓稼先、瞿秋白等人物的事迹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引导学生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初心使命。支部的党史活动在学院的各个班级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学生们称赞党员老师们的辅导活动干货满满,感觉收获颇丰,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党史知识的学习,对党史故事深入挖掘,为班级同学带来精彩的“每日一讲”。

讲好党的故事,传承信仰坚定,厚植坚守本心,这既是本次师生共学党史活动的宗旨,也是支部全体党员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今后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及其他各项党建活动中,教一支部将重点围绕“七个有力”的指标要求,继续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样板支部的引领示范效应,以“3-6-1”党建工作创新模式为引领,为打造“党建有力、德业双馨、品牌鲜明”的高校新时代育人堡垒而不懈奋斗。

附:“学史明志,师生共学党史”活动图片




责任编辑:杨大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全国样板支部建设阶段性成效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