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学郭锐教授应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工党支部的邀请,做了题为《虚词义项划分的原则》的学术讲座。根据防疫要求,讲座采用线上的方式举行,由支部书记张邱林教授主持。来自文学院、语言所的7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
讲座一开始,郭锐教授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也”“只”“还”“又”等虚词的义项划分引出了目前学术界在虚词义项划分上存在凭感觉、随意性的问题,并指出要找到一些划分依据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而提出了虚词义项划分的四条原则。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语义结构同一性原则。虚词往往引出与事件有关的实体、状况、事件、处所等(统称为语义要素)。其作用便在于将这些要素组织起来,赋予其一定的语义关系,也即提供一个表义的框架。无论是语义要素不同,还是语义要素间关系不同,都会导致语义结构的差异。只要语义结构不同,就应该分为不同义项。
二、核心义原则。核心义是某个词项的不同用法共享的语义特征。综合义是同一核心义项与其他成分结合产生的整体语义。综合义会受情态源、量级类别、焦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义项划分应该以核心义为依据而非建立在综合义的基础上。
三、无歧义原则。指同一义项不应产生非组合性歧义句,若产生歧义,则应为不同义项。为对义项划分的相对性进行限制,郭锐教授进一步指出,非组合性歧义指与组合性因素无关而只与成分的语义直接相关的歧义,由结构层次、语法关系、题元关系、词的切分等组合性因素造成的歧义需排除,语境性因素引起的歧义也应排除。
四、直接性原则,也即划分出的虚词义项应该不需要添加其他内容而可以直接解释该义项的实际用例。该原则可以避免义项划分过细。
郭锐教授的讲座逻辑清晰、材料丰富,郭教授结合生动的语料对每一条语义划分原则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令在场的师生们受益良多。最后,张邱林教授做了简要的总结,并宣布本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通讯员:凌艺桓
审读人:张邱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