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二支部与吉利长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深化校企合作

2023-02-21 07:34:45 王英杰

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出加快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企业需要毕业生不仅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扎实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新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凸显,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不能完全胜任实际岗位要求。

产教融合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路径,为解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高校毕业生“顶岗能力”低与高技能人才“用工荒”、“招工难、育人难、留人难”等问题,响应湖州市“三聚三保三落实”助企纾困稳进提质攻坚行动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团队深入推动校企合作走深走实,针对吉利长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产能扩充技术人才短缺问题,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引入企业应用的数字孪生、激光测量、焊点无损检测等新技术、新工艺。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培养企业紧缺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为智能制造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1.建设校企协同课程资源

聚焦汽车制造“冲压、焊接、喷涂、总装”四大工艺车间的典型岗位,校企联合开发“校内项目+岗位实践课+技能培训包”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纳入企业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实习制度、企业职责和评价标准等内容,培养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掌握真实岗位所要求的技术、技能内容。

2.落实校企双元协同育人

深入调研吉利长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急需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相关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同时结合高职教育的定位和特点,校企共同规划、论证和调整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切实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对接地方产业,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助企纾困、拓岗就业”专项行动,校企多维度深度合作促进专业教学成效,引入企业真实项目锻炼学生岗位实战能力,递进式助推学生成长为综合素养高、技能水平好、岗位能力强的优质人才。学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均已取得显著成绩。


责任编辑:陆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教工二支部与吉利长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深化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