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里的科技密码
一、茶山回响的科技初声
江南四月,由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电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老师、学院院长王荣扬带队的 “智谋巧选” 和 “农创未来” 科技创新团队,带着自主研发的机采茶鲜叶分选机和山地茶园微型除草松土机到长林农庄试用调研。茶企负责人看到师生们操作着科研设备,竖起大拇指称赞科技的强大力量。

二、实验室里的破晓之路
这一路走来,其实很不容易。回想 2017 年,王荣扬带领的团队在调研中发现,茶产业里的夏秋茶鲜叶弃采严重,茶叶资源利用率与利用效益低,另外机采鲜叶易造成筛网堵塞、鲜叶损伤及分选产物老嫩混杂等问题,为此团队率先尝试研发机采茶鲜叶分选机。
没有现成的技术可借鉴,团队只能从零起步,王荣扬带着成员走访杭州、湖州多地考察,记下茶企的需求点。他们想,只有突破材料关,才能实现芽叶零损伤,首次将柔性网带用于机采鲜叶分选试验,按照茶叶的几何形状进行分选。
那段时间,实验室成了团队的 “试验田”。上百次的鲜叶分选实验,记录本堆成小山。两年多的时间,团队成功把机采鲜叶柔性旋转网带分选机构样机升级到网带式机采鲜叶分选系统,分筛等级也增加至五个级别。还记得第一台柔性旋转网带分选系统成功运行时,大家欢呼雀跃的样子,图纸上的设想,终于落地了。后来,团队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分拣机器人,并首次提出机械分选+智能机器人分拣组合式机采茶鲜叶分选方法。


三、科技长卷的立体书写
六年里,团队对设备进行了四次迭代升级。期间,王荣扬时常带着 “不完美” 的设备参加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展、数控机床展、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等行业展会学习,或是到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取长补短,逐渐完善设备。如今,经过国家级检测机构检测,机采茶鲜叶分选机分选后,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优质鲜叶组分占比为86%。之后,四五月的茶叶,茶农也可制作不同档次的名优茶,以及一些发酵茶,提高亩产茶叶的经济价值。
设备研发只是第一步。围绕科技与农业,王荣扬带领团队想用智能设备为茶企的发展添砖加瓦。后来在与茶农沟通中得知,丘陵山区地段,不少茶叶修剪的设备难上山,于是团队又尝试研发茶叶轻修机剪机、除草松土机。

四、茶香里的共富密码
当下,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茶兴业、以茶富民” 是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2024 年,湖州市茶园面积为40.64 万亩,茶叶产量1.28 万吨,同比增长5.8%。茶产业作为湖州市的重要农业经济支柱,已成为湖州人致富的 “金叶子”。

作为高校的科研团队负责人,尽管研发过程是辛苦且漫长的,但当研发的设备切实解决了茶农的难题时,或是当团队学生感慨把论文写在绿水青山间大有收获时,王荣扬想这是职业教育最动人的模样吧。未来,他还是会继续带领团队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用技术革新引领 “茶叶智造”,在茶香里写下科技的密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