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校企协同、产业链贯通、跨专业融合” 人才培养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08 16:11:45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电商直播物流供应链”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做实做大“陇货.甘味”品牌经济,重点培养电商、物流、营销类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校政企人才共育,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赋能乡村振兴,服务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项目实施,学院被批准为甘肃省第二批邮政快递行业人才培养基地、青年人才培训基地、巾帼人才培训基地、电商直播物流供应链人才培育基地等,依托培训基地,聚焦智慧电商、消费助农,新零售+大数据,新营销+新媒体等主题开展技能培训6000人次以上,提升了区域电商物流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帮助当地优质农产品提升销量,全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一、主要做法

(一)校、地、企协同共育人才

通过学校主导,地方政府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共同搭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具备教学、技术服务、运营、技能鉴定等功能,开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学院探索“引企入校”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实体化运营,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运营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践教学,培养电商、物流、营销等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产、学、研、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与企业共同搭建农产品电商直播物流供应链研发中心,投入使用“陇货.甘味”天水特色馆和经营自主品牌“红二团”消费助农商城,搭建完成“线上直播+线下展销”的科技服务平台。平台将产品研发、技术服务、校内外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功能融为一体,重点服务区域小微企业,提升了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三)项目成果转化教学资源

学院精准对接教学需求,加快科技项目、企业项目和竞赛项目的教学转化。以创新思维培养为导向,将教师承担的科研、技术服务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将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融入课堂;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生产标准、技术流程等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将企业生产过程引入课堂教学,开展真实的职业能力训练;以行为为导向,将竞赛项目的内容设计与竞赛方式融入教学,将竞赛前沿的技术技能开发为可操作、可实施的教学资源。

二、成果成效

(一)筑建校、地、企、协协同发展共同体服务地方经济

2023年,学院被批准为甘肃省邮政快递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共青团天水市委青年人才培训基地、天水市妇联巾帼人才培训基地、天水市麦积区电商直播物流供应链人才培育基地。依托基地校企合作打造“乡村振兴.电商助农”系列品牌项目,将助力提升甘肃“陇货·甘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拓宽农产品市场空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近三年组织围绕智慧电商、消费助农,新零售+大数据,新营销+新媒体等内容的技能培训6000人次以上,提升区域电商物流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帮助当地优质农产品逐步提升销量,全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建成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基地

(二)共同搭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深化产教融合

以企业真实运营“陇货.甘味”电商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融入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将知识、技能植入运营情境下,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和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电商物流专业人才实践技能。

2.“产学研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提升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融合,吸收社会或行业、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与甘肃大创企业管理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建设“陇货.甘味”天水特色馆和“红二团”消费助农商城,共同合作开展农副产品选品、品牌培育、直播带货、商城营销、展示推介、物流配送、售后服务运营为一体的“陇货.甘味”电商直播物流供应链全产业链体系,建立“产、供、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消费助农、助力乡村振兴。

3.成果转化优质教学资源

近三年已建成优质教学资源和标志性成果有: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示范专业1个(2022年,电子商务)

甘肃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2022年《新媒体运营》)

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2021年,电子商务)

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训项目1项(省级,2023年)

甘肃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微课18 个

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

四、经验总结

(一)开展政校企人才协同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坚持校企深度合作,深化赛教融合、专创融合,探索“多主体协同、产业链贯通、跨专业融合”人才培养,推进校、地、企、协融合发展,培养拔尖型、复合型、本地化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学生面向未来的职业综合能力。

(二)依托科技服务平台,服务乡村振兴

 学院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不断挖掘地域农特产品,建立“产、供、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以企业运营农产品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运营多种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融入企业项目任务实施过程,将知识、技能植入运营情境下, 通过企业导师和学院教师团队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和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学院学生实践技能。

(三)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学院精准对接教学需求,将科技项目、企业项目和竞赛项目进行教学转换,以创新思维培养为导向,将教师承担的科研、技术服务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将实践方法、实践思路、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融入课堂;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岗位标准等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将企业生产过程引入课堂教学,开展真实的职业能力训练;以行为为导向,将竞赛项目的内容设计与竞赛方式融入教学,将竞赛前沿的技术技能开发为可操作、可实施的教学资源。


责任编辑:董珍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通过校政企人才共育,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赋能乡村振兴,服务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