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装备与交通技术学院以“五金”建设(金专、金课、金师、金材、金基地)为核心引擎,创新推进产教融合实践,探索出一条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学院特聘江苏省产业教授、江苏曙光光电有限公司一级高级业务经理邵宏,凭借其深耕企业质量管理领域的丰富经验与学术积淀,为人才培养注入鲜活产业基因,助力学生成长为“技术+管理”双核驱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作为学院“金师”建设创新实践者,邵宏教授将企业一线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以“质量管理+”跨学科课程体系重构传统教学框架。她打破装备制造业技术与企业管理间的学科壁垒,将ISO标准、PDCA循环、风险管理等企业核心方法论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战略规划—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全流程案例解析,使学生从产业链视角理解质量管理的系统逻辑。课程设计中,她特别强调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将智能制造“硬技术”与组织协同“软技能”深度融合,构建起“技术为基、管理为翼”的能力培养矩阵,有效回应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跨界能力的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邵宏教授以“金课”建设为抓手,创新开发“模拟质量问题分析QC小组”场景化实践项目。通过角色扮演、小组研讨、改进方案设计等环节,学生沉浸式体验企业真实场景,运用鱼骨图等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更引入Deepseek等AI智能工具辅助决策分析,培养学生“数据驱动+经验判断”的双重思维,推动传统工匠精神与智能时代系统思维的有机统一。以理论—模拟—实战三阶递进式教学,既夯实了学生的专业技术功底,又锤炼了团队协作、创新应变等职业素养。
学院以邵宏教授的实践为样板,系统性推进“五金”协同创新。在“五金”建设中,努力推进将企业标准、技术规范、项目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库,实现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动态对接;依托产业教授桥梁作用,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推动师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反哺教学创新。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装备与交通技术学院始终秉持“产教共生、育训融通”的理念,通过“五金”建设构建起校企命运共同体。邵宏教授的产教融合实践,彰显了产业教授在贯通教育与产业中的独特价值,为高职院校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五金”建设内涵,拓展校企合作生态圈,为装备制造业输送更多“懂技术、精管理、善创新”的新时代工匠,书写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升级的奋进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