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铸魂育人,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3 14:53:13

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攻坚党支部现有党员22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党员11名,具有硕士学位党员5。年龄分布在24-59周岁之间。攻坚党支部是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综合素质高,党性原则强、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基层党组织,是一个将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聚焦学校的教育事业,能够发挥出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集体。2024年入选山西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支部积极开展“强国行”专项行动,激活“党建联建”与“科研创新”双轮驱动,专注“思政、学科、产业”三向发力,聚焦“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项重点任务,着力增强山西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引领,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联动,为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党建联建,优化育人体系,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支部主动联系学院MPA学位点,基于共同的人才培养愿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结合MPA研究生特色,致力于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公共管理具应用型人才,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支部与地方金融机构党组织、企业党组织以及兄弟院校经管类专业党组织等建立起紧密的党建联建机制。合作共建了3个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业务场景和项目任务,安排经验丰富的党员业务骨干担任实习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实际的经济管理活动。支部定期组织教师党支部与企业党组织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双方分享党建工作经验、教育教学理念和企业管理经验。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党员能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需求,将企业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企业党员则从学院获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教育理念,为企业的人才培训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支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建立起来的学习体系、学习路径、学习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尤其是紧密集合本专业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习,教育引导支部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立德树人,优化组织模式,勇当教育服务“领头雁”

支部积极构建“党建+业务”双向嵌入的组织工作模式,坚持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亲和力、有效性和针对性;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核心政治目标,注重统筹推进,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妥善解决广大师生密切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这就要求支部建设工作中既要重视教育管理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工作,又要充分调动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切实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支部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构建了“一中心两抓手四标准八办法”的支部建设工作体系,其中,一中心是指支部工作以业务提升为中心,两抓手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和业务提升,四标准是指围绕科研能力标准、教学能力标准、管理学生能力标准、服务地方能力标准提高业务水平,八办法是落实“第一议题”会议制度,积极申报国家课题,参加业务能力培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发表顶级学术论文,参加案例大赛,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进驻地方举办专题讲座等工作方法。通过科学规范的体系化建设,支部内部在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典型。在“头雁”典型的示范效应下,攻坚党支部成为团结师生的核心组织、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以实际行动践行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

支部不断强化管理学生能力。管理学生是支部工作的重点之一。支部工作特别重视管理学生的工作,一方面,建立学生党小组,通过理论学习和科研探讨两个路径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的路径提高教师的管理学生能力。

(三)项目管理,优化班子建设,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支部不断加强班子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把项目管理理念运用到党支部班子建设中。一方面,通过构建“学院领导+教工党员+学生”的架构模式,以相似研究方向的教师党员为主体,组织支部中素质过硬的模范党员成立党员先锋队,以“头雁”促示范,以制度促落实,提高支部建设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攻坚党支部加强对支委班子成员的教育培养,强化支委的组织建设意识,切实提高其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

支部重视丰富组织生活形式基层党支部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拓展党建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了各种富有思想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的主题教育特色活动,创造性的挖掘出一大批主题鲜明、内容详实、形式亮眼、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支部活动案例树立了标杆、创出了特色、形成了品牌。例如,围绕“百年党史”学习主题,支部开展了参观白石八路军纪念馆、重走长征路、诵读家书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支部着力增强教师归属感。攻坚党支部坚持贴近教工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建立主题鲜明、求真务实的服务方式,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党员之家、教师之家、学生之家,形成教工有困难找支部、学生有问题找党员的动态化帮扶机制。依托于攻坚党支部搭建的校院领导与教工、学生定期交流的“线上+线上”沟通平台,分别从职业发展规划、激励效果评价、人文精神关怀等方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展。

(四)过程督导,优化品牌建设,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

支部重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以支部为单位推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部会议中分别以选题推进、经验分享、申报进度落实、专家指导等方面积极推进教师党员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提升科研能力。

支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教务”为“党务”,积极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课程教学改革。将专业课程思政与支部理论学习相结合,将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学生的组织培养分别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积极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水平

支部重视学科竞赛参与以支部为单位推进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活动。支部内部推行“理论学习+学科竞赛”的双行双向学习结构,鼓励支部的教师党员积极参与全国教指委举办的比赛活动,积极探索党员同志如何更好的在学科竞赛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学科竞赛为学院的党支部建设和学院的学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支部努力提升服务地方建设能力“省校合作进村社”专项活动的基础上,选派支部中的党员骨干赴地方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在支部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与地方对接合作,力促高校人才资源与现有资源、优势更好融合,为迈向更高质量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增添新动能。


责任编辑:刘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支部积极开展“强国行”专项行动
    热度
    more +